这实在令人惋惜。
“其次,大家再想想后周的柴荣,他也曾有机会统一中原。
”
“遗憾的是,英年早逝,大好河山被赵匡胤轻易篡取。
”
“若柴荣仍在,赵匡胤哪里有机会登基?恐怕他还要担忧功高盖主,早早收敛锋芒吧。
”
“再看赵匡胤,若他没有过早去世,又怎会有兄终弟及之事?”
“在赵匡胤手中,大宋文武兼备,根基稳固。
”
“然而传至赵光义时,却变成了重文轻武,致使国力衰弱,成为历史上最为软弱的王朝之一。
”
“讲完这些,再看看臣子,那就更不用说了。
”
胡大老爷一边说着,一边掰着手指数落那些赫赫有名的事迹。
平时这些只是书本上的文字,如今集中展现,身为皇室成员的他们才深切感受到其中的遗憾与复杂。
说完例子后,胡大老爷开始进入正题。
“为何本官认为长寿安康是成为贤王乃至贤君的前提?”
“因为无论是政务、武艺、兵法还是文学,这些知识你都可以逐步学习。
”
“即便你天资稍逊,学得慢些也没关系,只要活着,多花些时间就能补足。
”
“但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呢?”
“纵使你才华横溢、智慧超群,又有什么用?”
“就像刚才提到的海外建国之事,想必不少人都感兴趣吧。
”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你们在海外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刚要施展抱负时,却不幸离世。
”
“而那些未受良好教导的后代,将你们辛苦创立的基业毁于一旦,你们会后悔吗?”
在场的所有皇子都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就连窗外的朱元璋也紧握双拳。
“所以,只有活得长久且健康,才能一步步稳妥地规划未来。
”
“看看你们的父亲,早已开始着力培养长子朱标。
”
“从治国理念到团队建设,可以说,按此方式,皇位传承和施政交接都不会有问题。
”
“这样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难道你们没有感悟吗?”
之前的话或许还有些遥远,但这番话让皇子们如梦初醒。
原来他们的父亲之所以如此成功,原因之一竟是长寿?
这样一想,确实如此!
实际上,胡大老爷所言非虚。
历史上短命的皇帝数不胜数,而因后代不肖导致基业毁于一旦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朱高炽和朱瞻基继承的大好局面,被堡宗彻底破坏,几乎陷入困境。
如果他们几人身体更强健一些,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胡大老爷早前已在报社推广八段锦,让京城百姓练习,但这些方法对朱元璋等人而言仍是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