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他们的经验未必毫无漏洞。
仅凭这些经验能否适用于不同领域,就不是普通人能轻易解决的问题。
而沈万三,似乎就在这一点上栽了跟头。
作为一个从未与皇帝打过交道,更别提是与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有过接触的商人,沈万三下意识地将与官员打交道的经验搬了出来。
重金投入、逐步谈判、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沈万三作为一个商人确实非常出色。
他舍得投入,很大方,能够发现利润点,也愿意暂时放弃一些利益,追求长远的收益和新机会。
作为一个商人,他早已超越了一般商人的水平。
然而,作为一个连臣子都不是、只能自称草民的人,在面对朱元璋时,你竟然想和他做交易?
关键是,“士农工商”这四个字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已经表明了朱元璋对商人的态度。
难道你还想跳过这个阶层,直接与朱元璋平起平坐?
沈万三在家乡时,凭借财力常受地方官礼遇。
可他错就错在将皇帝视为普通官员。
他认为皇帝也是靠争夺得位,不过是个高级官员罢了。
这种胆量,连胡大老爷都要夸他一声。
然而,皇帝的身份并非寻常职业,而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按当时理论,天下皆属他所有,怎会与你交易?甚至你的性命,都归于他。
尽管如此,通常不会走到这一步。
但朱元璋听闻沈万三提议为应天府修城墙后,脸色骤变。
他质问:朕的国库和内帑难道不如你富裕?京城乃天子之都,竟让你出钱修城墙?你这是瞧不起谁?
再说,你的财富从何而来?朱元璋虽出身贫寒,却精通军事和朝政,也研读经典史书,唯独不懂经商。
在他眼里,天下财富有限,沈万三若赚得多,便意味着国库受损,这是损失。
这让他更加不悦。
朱元璋的情绪濒临失控,宋利急忙将沈万三遣出殿外。
沈万三离开时满心疑惑,不明白为何毫无预兆就被赶了出来。
但他并未担忧太久,心想即便此次交涉失败,将来还有机会。
他听闻朱元璋性格暴烈,却未察觉任何异常。
然而,宋利此举实则是为朱元璋考虑。
若真要对付沈万三,根本无需他现身。
宋利深知这一点,因此果断将其打发走,临别时还意味深长地望了他一眼。
沈万三全然不知,自己此行引发的后果之严重。
短短两日后,锦衣卫以沈万三贿赂官员、图谋的罪名将其逮捕。
公布的罪状和涉案名单令众人震惊不已。
沈万三被关押在昭狱中,百思不得其解。
他记得上次入宫时,朱元璋笑容满面,怎会突然遭遇如此指控?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即便遇赦也不得幸免。
一向镇定自若的沈万三,此刻也乱了方寸。
他送了不少厚礼给文武百官,连朱元璋也没落下。
难道这些礼物会让他惹上谋反的罪名?他发誓自己从未有过这种想法。
但身为商人,陷入困境时,沈万三首先想到的是钱财。
他立刻在牢中高声喊道:“让我出去!我可以倾尽所有家财换一条生路!”
锦衣卫将这话报告给朱元璋后,朱元璋震惊于沈万三所拥有的巨额财富。
沈万三被捕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胡大老爷耳中,他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沈万三过于张扬,自寻死路。
最终,沈万三被迫交出全部财产,随后被流放。
这处理方式,真是典型的朱元璋风格。
一看就知道是老朱搞出来的。
不仅要把人的钱袋榨干,还想让人痛彻心扉。
不直接杀你,却让你流放。
在有些人眼里,朱元璋这样做太不厚道了。
都已经这样了,还要把人折磨成这样。
但在胡大老爷看来,这已经是老朱手下留情了。
毕竟,沈万三居然保住了全族,甚至自己的性命。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正好今天没事,胡大老爷难得没有去教坊司或香满天,也没有跟府上的姬妾打麻将或者尝试新学的花样。
他叫上胡义来祠堂,不用别人伺候,只他们主仆两人,配着两碗温热的黄酒和几碟酱牛肉、猪耳朵之类的下酒菜,慢慢聊起来。
“胡义,外面对沈万三这件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