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别怪我啊,我也觉得冤!”
“每天都像例行公事一样,东宫的内侍准点来家里喊我们兄妹俩。”
“我俩就跟上工似的,天天往宫里跑!”
“您不是早说过,赴宴要低调,少说话多吃喝吗?”
“我也想照您说的做,可太子殿下天天追着我问啊!”
“政事、史书、四书五经、国计民生……”
“每天换着花样,还非得拉着我聊,我实在撑不住了!”
“爹,要不您想个办法,让太子殿下消停会儿吧!”
听了儿子这番话,胡惟庸心里那点疑虑瞬间烟消云散。
“呵,我要是有那本事,能一句话就让太子听我的,我还在这儿干嘛?”
“老子不早当皇帝了?”
“你脑子在想啥呢?”
“行了,赶紧带上你妹妹,快去快回!”
“还是那句老话,在外头给我安分点,少废话多低调,记住了?”
“哦,记住了,爹!”
胡仁彬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垂头丧气地上了马车,和他早已等在车里的堂妹胡馨月一起,再次踏上了前往东宫的路。
看着马车渐渐远去,胡大老爷心里一阵无语。
这老朱家怎么尽是搞些没用的!
老朱就不说了,满朝文武哪个没被他折腾过。
现在倒好,老朱人还在呢,他儿子又开始了。
真是烦人!
不过胡惟庸也没多琢磨,只当是朱标受了他爹的指使,想拉拢下一代罢了。
就这样,日子又恢复到了平淡无奇的状态。
转眼间,就到了春节这天。
按照宫里的安排,这天休沐半天。
上午时分,衙门里的人都显得心不在焉,谁也没有心思处理公务。
除非遇到天大的、关乎生死的大事,否则今天谁也别想逼着他们干活。
大年三十了,再干活就真说不过去了!
胡大老爷自然也不例外。
他平日里就是个善于偷闲的人,这会儿更是拎着一个个小包裹四处溜达。
“来,老张,这是我特意让学生寄来的茶叶,给你一份,过年好啊!”
“哟,胡大人的珍藏茶叶,太感谢了!您也过年好啊!”
“客气啥!那边的,老李,你也有一份,不用开口,直接拿走!过年好啊!”
“哈哈哈,胡爷,过年好啊,还得是您啊,其他人可搞不到这么好的茶叶!”
“废话!那能一样吗?别人都是空口白牙让人帮忙,那可欠下了不少人情,我可是掏了银子的!”
“哟哟,胡爷,您这不当官了,反而更自在了啊!哈哈哈,真是佩服您!”
胡大老爷简直就像个送礼使者,拎着小包裹在礼部里四处走动。
见到熟人,就随手递上一个包裹。
里面的东西都一样——都是茶叶!
而且,他可没开玩笑,这些茶叶都是他真金白银买来的。
这事儿甚至还能查到记录,因为他可是通过驿站,大大方方地给学生寄了银子,让他帮忙采购茶叶。
价格还比当地的市场价高出不少。
没办法,谁让他本就喜欢这种茶叶,还顺便在礼部里喝出了名气。
正好,多备了一些,送礼正合适。
当然了,他当然没说,紧接着他还找那些茶商要了一笔“推广费”!
对方一听他的解释,二话不说就给了,痛快得很!
结果,这场所有人都皆大欢喜的“比赛”就此圆满结束。
在礼部里晃悠了大半天,胡大老爷才慢悠悠地回到府上,沐浴更衣。
没办法,下午朱元璋要在宫中设宴款待百官。
说白了,就是把官员们聚在一起做个年终总结,顺便说点轻松话、叙叙旧,拉近一下关系。
这样才好让这些人明年继续为老朱家卖命嘛。
在当资本家这事上,老朱家多少还是有点天赋的。
进宫的路他很熟悉,进宫后的流程更是再熟悉不过了。
胡惟庸对这地方早已熟门熟路,不知踏进过多少次了。
即便不参加朝会,也总会被老朱时不时叫来闲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