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这回,他们不仅经历了不少惊吓,还不得不拿出比原计划多得多的“贡品”。
要知道,虽然朝贡时献上的所有礼物确实是从他们国家一路带来的,但这些礼物并不是全都为了献给朱元璋准备的。
事实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其他用途——比如拉拢大明的权贵,或者在大明卖个好价钱后,再采购些奢侈品回去大赚一笔。
这些都是使团里的老人们心照不宣的老规矩。
可这次,他们失算了。
礼物里的大多数都被献给了大明皇帝,结果他们自己的收益全泡汤了。
如果这回礼再捞不到什么好处,那他们可就亏大了。
正因如此,当大明礼部的官员终于上门时,他们既期待又紧张。
看着手中长长的礼单和门口堆得严严实实的一大堆箱子,使臣们的脸色变得十分复杂。
“《礼记》刘伯温注释版?”
“《礼记》胡惟庸注释版?”
“《礼记》宋濂注释版?”
“《礼记》……”
“怎么这么多《礼记》?”
“丝绸呢?雕塑呢?玉器呢?首饰呢?”
“还有,这竹雕是什么玩意儿?”
“怎么全是这些东西?”
使臣们翻看礼单后,越看越气,最后直接气急败坏地骂了起来。
这简直是在糊弄人!他们这次朝贡,献上的可是一等一的好东西,既有真金白银、珍贵珠宝,还有大批能在应天府卖出高价的货物。
结果回礼居然是这些玩意儿,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献上众多珍宝后,换来的竟是这些玩意儿?
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
而且,从前的大明可不是这样的。
一时间,众使臣不禁怀念起以往出使大明的日子。
那时的大明不仅待客周到,他们走一趟便能满载功名利禄。
那日子简直舒坦得不得了!
可这次呢,先是被前任胡惟庸当众在城外羞辱;
接着朝贡时又被狠狠搜刮了一番。
如果只是这些,倒也罢了。
关键是,他们还受到了威胁。
大明直接摆出了最精锐的士兵和最勇猛的将领。
就差没指着他们的鼻子,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再不老实就要挨揍了。
即便到了这种地步,他们也只是稍稍惊慌了一下。
说白了,大明针对的是他们的母国,真正该着急的是他们的。
他们自己,何必那么着急呢。
可如今看到这些回礼后,不行了啊!
这可是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了。
正等在驿馆门口的礼部官员,如今也摸准了朝廷的意图。
本就瞧不上番邦异国的官员们,哪里会给对方半点面子,听到众人的抱怨后,当即眉毛一竖,斥责道。
“你们好大的胆子!”
“知不知道什么叫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陛下赐下这些经典,就是让你们回去后好好学习,做一个知礼懂礼的人!”
“难不成你们就只惦记着我大明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