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番话却清晰地揭示了今日的目的。
咱便是来的!
你们且仔细看着!
胡惟庸嘴角微扬,心想老朱这次是真动了狠心。
平日在外人面前少用的“咱”字今日一概不见,满口“朕”字,显得格外郑重。
朱元璋话音刚落,一旁的宋利向前一步,高声喝道:“式,起!”
鼓声顿时如闷雷般响起,震耳欲聋。
城墙之下,徐达身着暗银铠甲,手持宣花大斧,率领一队精锐骑兵,以二十人为一排,整整齐齐踏着鼓点而来。
这群骑兵,身形魁梧,铠甲严实,披风鲜红。
虽只有四百人,却与徐达一道,步伐整齐,丝毫不乱。
四百零一人,没有一丝杂音。
胡惟庸看着眼前景象,心中陶醉,故意高声“好心”解释道:
“走在最前方,向陛下致意的,正是我大明魏国公徐达徐天德!”
“天德自古追随陛下左右,功勋卓着。”
“绩,天德堪称悍将,当之无愧的国公爵位。”
“当年陈友谅兵锋何等锐利,还不是被天德正面击溃?”
“张士诚又如何?元末雄霸一方,结果如何?”
“陛下命天德为将,率二十万大军,硬生生拿下张士诚!”
朝廷上下,无人不知,陕甘、岭北、塞外的广袤疆土,皆由天德铁蹄踏破!
天德统兵打仗,讲究的是刚猛直达,论起那些七绕八拐的计谋,他一概不闻不问,只认准一个道理:先砸一拳,后事自消!
故而,陛下对其盛赞有加,称其为大明第一悍将,攻城略地无所畏惧,征战沙场无往不胜!
朝廷内外,若有不忠之臣,天德必是冲在最前的那一个!
说到底,那都是实打实的军功啊……
胡惟庸这般意味深长的感叹一出,座下使臣无不胆战心惊。
尤其是高丽使者,冷汗直冒,心跳如鼓。
不过,胡惟庸话音未落,目光转而落向前方,只见一队步兵正缓缓而来,领头的那个莽夫,不是蓝玉又是谁?
“诸位看好了,那个年轻将领,就是蓝玉了!”
“他年纪轻,功绩尚浅,但性情之暴烈,却是出了名的。”
“屠城这类恶事,他可没少干,陛下也为此没少惩他!”
“不过,他打仗的本事,却是毋庸置疑的。”
“北元最后的金帐,正是覆灭于他之手。”
“西北那些不安分的番邦,也尽数被他诛灭。”
“可这家伙的冲动性子,实在令人头疼,不仅灭了人家国,还一路千里!”
“啧啧,诸位别太在意他,这莽夫除了打仗,几乎没什么本事!”
胡惟庸虽是骂个不停,但众使臣却越听越心惊胆战。
而朱元璋的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紧接着才是今日压轴大戏——大明的火铳队即将登场。
(本章完)
------------
火铳!
瞧见新到的部队肩扛黑黢黢的铁管,大步踏来,胡惟庸内心顿时激荡不已。
咱中原王朝的正统火器营啊,终于登场了!
实则,中原王朝在热武器的运用上从未落后他人。
早在元朝,火器便已出现在战场之上。
然而,黄金家族及他们的子民受游牧传统之束缚,抑或是骨子里的傲慢,始终坚信手中弯刀与弓箭的威能。
再加上火器这东西,本就是汉人中的能工巧匠所发明造就。
因此,在元朝时期,火器虽然已经开始在军事中发挥作用,但其发展并不算迅猛。
然而,到了元末各路义军争夺天下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尤其是朱元璋这一支军队,对火器的钟爱显而易见。
无论是单人使用的火铳,还是攻城掠地的火炮,朱元璋都极为青睐。
每一次一炮轰塌城墙的景象,都让朱元璋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