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真正沉浸其中,才能体会到真正的闲适与乐趣。
而不是为了享乐而享乐,那不过是空谈。
于是,胡惟庸索性不再关注系统,而是专心致志地做起钓鱼佬。
重点就在于享受日常。
胡府后院的池塘,平时无人胆敢前来垂钓。
所以当鱼儿们突然看到有人抛饵,简直是欣喜若狂。
一时之间,钓鱼的胡惟庸也兴奋起来,坐不住躺椅,搬个小马扎坐在池塘边,不断抛竿、收竿,玩得不亦乐乎。
看着鱼篓中一条条的战果,胡惟庸笑得合不拢嘴。
还有什么事,能比钓鱼人接连有所收获更让人欢喜?
那种满足感,简直爽到骨子里!
若非胡义苦口婆心地劝他保重身体、先吃饭再接着来,胡惟庸说不定真能在池塘边一直待到天黑。
中午的饭食依旧以滋补和清淡为主。
偏偏胡惟庸是凤阳出身,即便现在到了应天,饮食习惯仍保留着老家的味道。
所以,所谓的清淡,在他看来并不算清淡。
炖锅里塞满了老母鸡、火腿、松茸、海贝之类的山珍海味,慢火煨了好几个时辰。
然而,这一锅汤最后只用来喝汤,再将汤汁淋在烫熟的菘菜上。
没错,这就是后来开水白菜的雏形,早在当时就已经有讲究吃的大户研究出了最初的版本。
尽管与后世相比,少了些花样和步骤,但胜在食材保持了原汁原味。
再搭配一道清爽的清炒藕片,以及胡惟庸亲自点的爆炒羊肉,吃得他心里乐开了花。
放下碗筷,漱完口,胡惟庸背着手在自家宅院里漫步起来。
虽然他对这座宅院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但这毕竟不是属于他的记忆,总觉得隔着一层距离。
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消消食,那就随意走走吧。
可越走越觉得不对劲。
只见一群年轻貌美的女子映入眼帘。
天啊!胡惟庸猛地倒抽一口冷气。
他的后宅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儿?
看看她们,分明是初春时节,却衣衫半敞、肌肤若隐若现,这样下去怕是要伤身啊。
尤其是这几个儿,一个个含泪抱住了他,娇声细语地说着老爷是否好转,妾身担心死了。
胡惟庸顿时觉得自己轻飘飘的。
前世虽不能说是没经历过什么,但何时被这种级别的人主动靠近过?
说实话,上辈子哪怕花钱找人陪,他也不敢选这种档次的。
稀里糊涂被人拉进正房坐下后,胡惟庸喝了几口温热的茶汤才从记忆深处找到这几个人的底细。
哦,原来都是买来的或是下属孝敬的姬妾。
啧啧,这些女子不仅长得倾国倾城,而且个个都有才艺。
话说,听说胡惟庸想听些小曲儿,那些争宠斗艳的娇娘们哪能忍住这机会。
琵琶姑娘抱起了琵琶,古筝姑娘弹起了古筝,不过一眨眼的工夫,胡惟庸面前已然聚起了一支小型的室内乐团。
根本无需胡惟庸发话,几个女子对视一眼就开始了演奏。
这一开口,把胡惟庸给震住了。
乖乖,原来这吴侬软语唱起来这般动听。
真,上辈子听那些所谓的国风,自己似懂非懂,如今听了这正宗的小曲儿,顿时觉得自己过去都白听了。
看胡惟庸笑得眉开眼笑,连带着他的姬妾们也满脸欢喜,这无意间哼唱的词儿都多添了几分娇媚与柔情。
光有小曲儿还不够,伺候在一旁的丫头们不仅端茶递水,点心也不用胡惟庸动手,直接送到嘴边,轻轻一咬,香气四溢。
这一个下午,胡惟庸过得极为惬意。
歌声袅袅,余韵悠长,如画……
咳咳,胡惟庸发誓,他纯粹是以欣赏的态度在听歌呢。
只是有一样不太好,他水平有限,没能哼唱出一些自己喜欢的曲子。
胡惟庸本以为听曲儿已经足够享受了。
殊不知,更大的乐趣还在后面。
当晚,灯火通明,歌舞不息。
自此,胡相不再早起。
……
且不说胡惟庸的日子如何快活,就在胡府几条街之外的一座深宅大院里,李善长此刻正激动地与自己的谋士商议。
“老郑,你觉得胡惟庸这小子还能稳住相位吗?咱们要不要插一脚?”
被唤作老郑的,是李善长身边多年的老谋士,不然也不会深更半夜还凑在一起谋划大事。
听到李善长的问话,老郑也不兜圈子,直截了当地说道:
“主公,不管胡惟庸要休养多久,这差事必定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