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醒来并确定晋王李治为储君人选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虽暂时平息了储君之争的惊涛骇浪,可湖面的涟漪却久久未平。房遗爱本以为能稍稍喘口气,却没想到,新的麻烦事儿如同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
这日,房遗爱刚到府中,还没来得及喝口茶,管家就火急火燎地跑进来,脸上写满了慌张:“老爷,不好啦!外面来了一群人,说是长安城里的商户代表,吵着要见您,说有大事相商。”房遗爱皱了皱眉头,心想着:“这商户代表突然找上门来,能有什么事儿?”他放下茶杯,说道:“请他们到客厅吧,我这就过去。”
一进客厅,房遗爱就看到一群商户老板,个个面色凝重。为首的一位胖胖的老板,看到房遗爱进来,赶紧上前作揖:“房大人呐,您可得为我们这些小商户做主啊!”房遗爱笑着请大家坐下,说道:“各位老板,先别着急,有什么事儿慢慢说。”
胖老板叹了口气,说道:“房大人,自从朝廷说要严惩囤货居奇的商人,这长安城的生意可就难做咯。有些小商户害怕被牵连,都不敢多进货,这市面上的货物是越来越少啦。而且,那些大商户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囤货,但都联合起来,压低进货价格,我们这些小商户根本竞争不过啊。”
房遗爱一听,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这严惩囤货居奇的政策出发点是好的,可没想到实施起来,却给小商户带来了新的困扰。他思索片刻,说道:“各位老板,你们说的情况我了解了。这事儿我会想办法解决,朝廷的本意是稳定物价,保障民生,肯定不会让你们这些小商户难做。这样,你们先回去,给我几天时间,我和赵王殿下商量商量,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商户们听了房遗爱的话,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但也只能点点头,告辞而去。房遗爱看着他们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这储君之争刚消停,这民生问题又冒出来了,看来一刻都不能松懈啊。”
于是,房遗爱立刻赶到赵王的府上,把商户们反映的问题跟赵王一说。赵王听了,也是眉头紧皱:“房大人,这事儿还挺棘手的。您说该怎么办呢?”房遗爱笑着说:“赵王殿下,我觉得咱们可以出台一些扶持小商户的政策。比如,朝廷可以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小商户扩大经营;再设立一个公平交易市场,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大商户恶意竞争。”
赵王眼睛一亮:“房大人,您这主意好啊!就这么办。本王这就安排人去准备相关政令。”
然而,就在房遗爱和赵王忙着解决小商户问题的时候,边关又传来了消息。说是突厥人在边境蠢蠢欲动,似乎有进犯的迹象。这消息一传来,朝堂上又炸开了锅。齐王一听,立刻站出来说:“赵王殿下,如今突厥人要进犯,这可是大事。您作为监国,打算怎么应对啊?”
赵王心里一紧,看向房遗爱。房遗爱站出来说:“齐王殿下,赵王殿下肯定会妥善处理此事。当务之急,咱们得先派探子去摸清突厥人的动向,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兵力,有什么作战计划。同时,加强边关的防御工事,调派一些经验丰富的将领前去镇守。”
齐王冷哼一声:“哼,说得轻巧。这派谁去镇守边关,可是个关键问题。要是派错了人,那大唐的边境可就危险了。”房遗爱笑着说:“齐王殿下,您放心。赵王殿下会和朝中大臣们商量,挑选最合适的将领。而且,咱们大唐人才济济,肯定能找到能抵御突厥的良将。”
回到府中,房遗爱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高阳公主就迎了上来,一脸担忧地说:“夫君,听说突厥人要进犯,这是真的吗?你可要小心啊。”房遗爱笑着安慰道:“夫人,你别担心。我没事儿。这突厥人想进犯,咱们大唐可不是好惹的。只是这事儿还挺麻烦的,得好好谋划谋划。”
这时,下人来报:“老爷,褚大人求见。”房遗爱赶紧把褚遂良迎进书房。褚遂良一坐下,就着急地说:“遗爱,突厥人这事儿可不能小觑。咱们得尽快想出应对之策。我觉得,咱们可以在加强防御的同时,派人去和突厥谈判,看看能不能避免战争。”
房遗爱点点头:“褚兄,你说得对。这打仗劳民伤财,能谈判解决自然是最好的。只是这谈判的人选,得慎重考虑。得找一个能言善辩、了解突厥情况的人。”
两人正说着,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李靖。李靖曾经多次与突厥交战,对突厥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他足智多谋,口才也不错。房遗爱兴奋地说:“褚兄,要不咱们推荐李靖将军去和突厥谈判?他肯定能胜任。”褚遂良也点头称赞:“遗爱,这主意好啊!李靖将军出马,说不定真能化干戈为玉帛。”
于是,房遗爱和褚遂良立刻进宫,向赵王推荐李靖去和突厥谈判。赵王听了,觉得这是个好办法,说道:“房大人,褚大人,你们的提议甚好。本王这就和长孙大人商量商量,尽快安排李靖将军去边境。”
然而,就在赵王准备安排李靖去谈判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原来,李靖这段时间身体抱恙,无法长途跋涉去边境谈判。这可把赵王和房遗爱等人急坏了。
房遗爱着急地说:“这可怎么办?李靖将军去不了,咱们得赶紧再找其他人选。”赵王皱着眉头说:“房大人,这一时半会儿的,上哪儿找一个像李靖将军这样合适的人啊?”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房遗爱突然灵机一动:“赵王殿下,要不咱们问问朝中大臣,看看有没有人毛遂自荐?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呢。”赵王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在朝堂上发布公告,征求愿意去和突厥谈判的大臣。
公告发布后,一开始并没有人响应。大臣们都知道,这去和突厥谈判,可是个危险的活儿,弄不好就会丢了性命。就在房遗爱觉得希望渺茫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赵王殿下,微臣愿意前往突厥谈判。”
众人一看,原来是兵部侍郎王玄策。房遗爱有些惊讶地说:“王大人,这去突厥谈判,可是凶险万分,你确定要去?”王玄策笑着说:“房大人,赵王殿下,微臣自幼研习兵法,对突厥的风俗和语言也略有了解。微臣愿意为大唐分忧,前去一试。”
赵王大喜过望:“王大人,若你能成功,那可是大功一件。本王相信你一定能不辱使命。”房遗爱也鼓励道:“王大人,你放心去。我们在后方会全力支持你。你要是有什么需求,尽管提。”
王玄策谢过赵王和房遗爱,便回去准备行囊,准备出发去突厥。房遗爱看着王玄策离去的背影,心里默默祈祷:“希望王大人能顺利完成任务,让边境恢复安宁。”
然而,这边王玄策刚出发,那边长安城里又出事儿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听信了谣言,说是朝廷要和突厥开战,吓得人心惶惶,纷纷收拾东西,准备出城避难。这一下,长安城的秩序大乱。
房遗爱得知这个消息后,头疼不已:“这事儿怎么一件接着一件啊!这谣言不尽快平息,长安城非得乱套不可。”他赶紧和赵王商量,决定让礼部发布公告,向百姓解释清楚,朝廷正在努力通过谈判解决突厥问题,不会轻易开战,让大家不要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