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病情加重陷入深度昏迷的消息,如同一场可怕的暴风雨,瞬间将原本就摇摇欲坠的朝堂局势搅得更加天翻地覆。房遗爱得知消息后,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无情地吞没。
“这可如何是好!陛下这一昏迷,储君之位的事儿又得悬着,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肯定又要趁机兴风作浪了。”房遗爱一边在屋里来回踱步,一边自言自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高阳公主在一旁也是满脸担忧:“夫君,要不你再进宫去看看陛下的情况?顺便和大臣们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想出什么办法稳定局势。”
房遗爱一拍大腿:“对呀!我得赶紧进宫。夫人,你在家等我消息,我去去就回。”说完,他披上衣服,急匆匆地往皇宫赶去。
到了皇宫,只见大臣们都围在李世民的寝宫外面,一个个神色慌张,交头接耳。房遗爱刚一露面,就被长孙无忌拉到了一边。
长孙无忌眉头紧锁,压低声音说:“房大人,陛下这病情突然加重,实在棘手。如今储君之位未定,朝堂人心惶惶,再这么下去,大唐可就危险了。”
房遗爱点点头,忧心忡忡地说:“长孙大人,我也正为此事发愁呢。您有什么想法?咱们得赶紧想个办法,稳住这局面。”
长孙无忌沉思片刻,说:“如今之计,咱们一方面要稳定大臣们的情绪,让他们各司其职,不要慌乱;另一方面,得尽快弄清楚陛下的病情到底如何,有没有可能尽快醒来做出储君之位的决断。”
房遗爱说:“长孙大人说得是。只是这稳定大臣们的情绪谈何容易,大家现在都人心惶惶的,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还有,陛下的病情,太医们也说不准什么时候能好转。”
两人正说着,褚遂良走了过来,一脸凝重地说:“遗爱,长孙大人,我刚得到消息,那个王公公不知被什么人劫走了,看来背后搞鬼的人怕他泄露秘密,先下手为强了。”
房遗爱和长孙无忌一听,脸色都变了。房遗爱气愤地说:“这些人真是太狡猾了!好不容易有了点线索,就这么断了。”
长孙无忌皱着眉头说:“看来这背后的势力不简单,咱们得小心行事。不过,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越不能乱了阵脚。”
房遗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对,不能乱。长孙大人,褚兄,咱们得分头行动。长孙大人,您在朝中威望高,您负责安抚大臣们的情绪,让大家安心处理政务,不要被局势影响。褚兄,你继续想办法追查谣言背后的势力,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线索。我去和太医们沟通沟通,了解陛下的病情,同时想办法劝劝几位皇子,让他们以大局为重,不要再添乱了。”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点头表示赞同:“好,就这么办。事不宜迟,咱们赶紧行动。”
房遗爱先来到太医们的房间,找到为首的太医,焦急地问道:“太医,陛下的病情到底怎么样了?还有没有办法让陛下尽快醒来?”
太医一脸无奈,苦笑着说:“房大人,陛下的病情实在是太严重了,我们已经用尽了各种办法,只能看陛下的造化了。目前来看,我们也不确定陛下什么时候能醒来。”
房遗爱听了,心里凉了半截,但他还是不死心地说:“太医,求求您再想想办法,陛下要是一直昏迷下去,这大唐可就完了。您再试试其他的药方,或者找找民间的神医,说不定有办法呢。”
太医叹了口气,说道:“房大人,我们也希望陛下能早日康复。我们会尽力寻找其他办法的,但您也知道,这病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好转的。”
房遗爱无奈地离开了太医的房间,心情沉重得像灌了铅一样。他知道,指望李世民短期内醒来做出储君之位的决断,恐怕不太现实了,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稳定局势。
接下来,房遗爱决定去劝劝几位皇子。他先找到了晋王李治。李治看到房遗爱,赶忙迎了上来,焦急地问:“房大人,陛下的病情怎么样了?这储君之位到底什么时候能定下来啊?我现在心里实在是没底。”
房遗爱看着李治,语重心长地说:“殿下,陛下的病情暂时不太乐观。但您也知道,储君之位关乎大唐的未来,不能因为陛下昏迷就乱了分寸。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都在盯着,您更要保持冷静,以大局为重。”
李治皱着眉头说:“房大人,我也想保持冷静,可看到齐王和吴王他们一直在背后搞小动作,我实在是担心啊。”
房遗爱笑着说:“殿下,您不用担心。长孙大人和褚大人他们都在想办法稳定局势。您现在要做的就是谨言慎行,展现出您的稳重和担当,让大臣们看到您有能力担当储君之位。”
李治点点头:“房大人说得是,我明白了。我会注意的。”
从晋王李治那里出来,房遗爱又马不停蹄地去找齐王和吴王。见到齐王,房遗爱一脸严肃地说:“齐王殿下,之前在皇宫里和吴王殿下争吵的事儿,希望您不要再放在心上。如今陛下病重,大唐局势危急,咱们不能再内斗了。您要是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就应该在这个时候为大唐出力,而不是和其他殿下争吵。”
齐王哼了一声:“房遗爱,我也不想和他吵,是他一直在污蔑我。不过,看在你和长孙大人的面子上,我暂时不跟他计较。但他要是再敢惹我,我可不会客气。”
房遗爱无奈地笑了笑,说:“殿下,希望您能以大局为重。等陛下醒来,确定了储君之位,大家一起为大唐效力,不好吗?”
齐王点点头:“好吧,我知道了。”
房遗爱又去劝了吴王,吴王虽然还是对齐王有些不满,但也表示会以大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