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84章 贺兰战起
第(2/2)页

“如此一来,楚吴越三方将不得不先内部收紧以自保!”

“也能进一步打乱他们的配合联动!”

秦浩思索数息,点头:

“可行!”

“但不能直接联系草原军部!”

“走他们的南商头人!”

“用货,用契约,用马市,用酒粮、干肉、黄盐!”

“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要他们打仗,是要他们‘走一圈’!”

“走一圈,就值十万两!”

“草原人讲的不是义,是帐!”

“帐合了,他们就愿意!”

“这事你让香妃那边亲自安排!”

“她懂!”

张青松应下。

秦浩回屋,重新坐回案边,点起灯火,提笔,写下一封信。

信不长,落款为“秦王府监国”。

收信人,是“东风营前线情报整编所”。

信中所述,仅八字:

“照形不照神,照虚不照实!”

秦浩写完,封信,按印,递出。

这一仗还没开打,但局已经压到了临界。

他不急。

他从不急。

敌人若慢,他便更慢。

但一旦敌人出错—他就快得让人连后悔的时间都没有。

东风军营内,晨雾尚未散尽,营帐之间的水汽氤氲,淡淡的炊烟升起,值夜的士卒才刚刚换班,操练声尚未响起。

营地最南角,有一处不起眼的斜坡,那是秦浩特批修建的“调令中转处”。

那里不设军号、不建岗哨,却是所有突发命令、紧急信件、特殊情报的最终汇聚点。

除了张青松、赵应天和归辛树这三人,没人知道此地真正用途。

甚至不少将领都以为那是存放器械的仓房。

秦浩之所以设立这处中转,并非怕情报泄露,而是要隔断战线与战线之间的“横向杂音”。

他清楚,现在的局势,任何一点情报的流动,若未经筛选、整理、统一,都可能造成误判、情绪波动、指令混乱。

哪怕只是一个村民的口头流言,只要被不合时机地送进营地,也可能让一整支部队出现调动错误。

所以他宁可绕远、宁可慢一日,也要确保“整合之后,再传达”。

此时中转处屋中,赵应天正亲自核对昨夜送来的情报,他衣衫未整,神情紧绷,案上三份未归档的情报文书都与“吴国”有关。

第一份,说吴国边境的十六座驿站中,七座已无驻兵,看似撤防,但巡逻线却仍照旧运行,说明这七座驿站变成了“空壳诱饵”,实兵藏于山野侧路。

第二份,说吴国东南方向,有五条粮道近期忽然大幅调运物资,且运输车队未标国徽,不由吴国军监护,而是由一支披着商队服饰的队伍押送。

第三份,则是来自归辛树手下的探线队,称吴国太子亲自召见越国一支偏将,送上两份地图和三封密信,其内容虽未得知,但那三封密信随后便由越国商队急转西进,方向直指西域腹地。

赵应天盯着这三份卷宗,脸色越看越沉。

这不是试探,这是布线。

吴国在为西域铺路,在为自己留下逃生退路,也在为下一步可能的“假中立”做准备。

他们不准备打第一仗,但一旦秦国与其他国家爆发冲突,吴国便可以自称“无过”,以“通商”之名牵线西域、以“避战”之名暂封边境、以“维稳”之名在自国境内施压秦系商人与势力。

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大秦镇妖司师兄帮帮我,我想长高高!师娘赶下山,我被师姐们抢破头人在七零,喜提傻子当老公风流艳医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粱肉满仓重回八零,我选大佬结婚后身价翻倍贫穷的我靠拣垃圾飞升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从孤勇者到海底,唱懵全网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重生七零,她被冷面京少宠哭了直播:我说没杀人,测谎仪炸了!神魔系统:真不是我故意篡位!退伍兵重生,混成大国合伙人全民养成:提前氪金百亿绑定女帝无上神眼电梯次元行葬灵棺快穿之女配要成神被爱猫人士网曝死,我成了鼠神神算崽崽一开播,炸出满屏大佬爹重生1976:开局赶山打猎养活家六道轮回塔黑莲花嫡女捂不热,清冷权臣红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