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梁家,顶多只是从犯。
梁家反晋之后,与晋帝划清界限,有曹化成、许富贵顶在前面,拉住最大的仇恨。
他梁家或许能成功脱身,洗白陷害北伐军的罪名,与秦家重新建立联系。
梁国公谋划得很好。
深藏功于名,灵活走位,随时洗白自己。
可惜他不知道,秦浩早已知道,他梁国公才是最大的黑手。
或者说,晋帝是罪魁祸首,梁国公是直接凶手。
他怎么洗白,藏得再深,也是一场空,逃不出秦家的制裁!
……
梁国公脸色阴沉,看不出喜怒,冷声道:“陛下暗算秦国公大军,瞎指挥拖后退,与草原蛮夷联合,两次消灭秦国公北伐大军!
这是陛下的功绩!
但是,陛下制造雍州之乱,秦浩神兵天降,三天平雍州;
陛下召诸候勤王,结果秦浩略施小计,让陛下烽火戏诸候,彻底失去了大晋的威信。从此天下分崩,诸候混乱,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第三,陛下在京城兵乱之中,与秦浩直接对垒。
结果陛下的禁卫军,损兵折将,被秦军驱逐出城外。
陛下的禁卫军,遭受百姓围攻,堂堂铁骑,竟然被手无寸铁的百姓,解除了武装,
你又怎么说?
最后,秦家铁骑包围禁军,陛下不得不支付赎金,从秦家赎回兵器马匹。三万禁卫,被逼移驻城外。
堂堂大晋京城,被八万秦军占据,竟然没有一支陛下的兵马。
秦家驻防京城的兵马,还要由陛下掏钱养着。秦家乱臣贼子拿陛下的钱,训练秦家的兵,用来镇压京城,包围皇宫。
如此战局,简直成为千古笑柄。
陛下难道不反思,你与秦家在军事、兵法上的差距吗?”
“陛下与秦浩三次对战,简直一败涂地,颜面无存,遗笑大方,成为千年万年历史笑话!
陛下还没认清,自己与秦浩之间,兵法上的差距吗?”
梁国公滔滔不绝,言辞犀利,毫不留情,如刀子般刺向晋帝。
晋帝满脸煞白,神情难堪,怒目瞪着梁国公,恨不得吃了他。
偏偏,梁国公言之有理。
这几次交手,算得上他与秦浩的直接对决。
秦浩每一次,都踩着他扬名天下,一步步成为天下第一名将。
晋帝作为垫脚石,成了历史笑柄。
原本晋帝占据大义,又拥有三万禁卫军,还有皇宫守卫,京城各家的家丁护卫。
秦家在京城,只有三千铁血亲卫。
皇家的实力,远远超越秦家,将秦家逼到极限。秦家被压得难以喘息,几乎走到穷途末路,只有不顾一切暴起造反一途。
但在秦浩的操作下,不声不响,几乎没发生战争,秦家便彻底逆转了局势。
秦家八万大军,已经牢牢控制京城。
晋帝的三万禁卫军,被赶出了京城。
大晋京城,天子所在,已经被秦家占据。
秦家八万大军,将晋帝包围在皇宫。
一场烽火戏诸候!
晋帝不知不觉,莫名其妙,便输了京城,输了天下,成了秦家大军包围中的囚徒。
秦浩的操作有多妙,晋帝的指挥就有多蠢。
这是晋帝与秦浩直接对垒。
没有人能帮晋帝背锅。
也没有人,敢来背这口锅。
不然,晋帝绝对会甩出黑锅,将那愚蠢的蠢货推出去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