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叶凡一行人带着那幅秘不示人的《锦鲤抄》返回北京时,整座城市,已经被“兰蔻”与“高家”联手掀起的“东方神韵”热潮所席卷。
从王府井到西单,各大商场的橱窗里,都挂上了那幅由洋人模特拍摄的巨幅海报。报纸、杂志,甚至刚开始崭露头角的电视台,都在连篇累牍地报道这次“中西时尚界的巅峰合作”。
“高家这次,真是下了血本了!”
“是啊,能把法国的兰蔻请来,这面子,可太大了!”
“我听说发布会的门票,黑市上都炒到五百块一张了,还一票难求!”
整个京城的舆论,都在为高家造势。
相比之下,“静心斋”则显得异常沉寂。除了照常营业外,没有任何宣传动作,仿佛对外界的风起云涌,置若罔闻。
高家大宅内,气氛与之前截然不同,充满了志得意满的轻松。
“爷爷,您这招实在是高!”高宇站在高振云身后,殷勤地为他捏着肩膀,脸上满是崇拜,“那个叶凡,在苏州折腾了半天,搞出个小作坊,现在怎么样?在兰蔻这种国际巨头的面前,他连个屁都不敢放!”
高振云闭着眼睛,享受着孙子的奉承,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商场,打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话语权。我就是要抢在他前面,把‘东方奢侈品’这个山头给占了。等我们的‘东方神韵’系列深入人心,他那个什么‘雪’字号,就算绣出花来,也只是个东施效颦的笑话。”
“爸,那‘静心斋’那边,我们还用不用再施加点压力?”高健在一旁问道。
“不用。”高振云摆了摆手,“现在动他,反而落了下乘。就让他开着。等我们的发布会结束,‘静心斋’就会成为全北京城最大的笑话。一个连潮流都跟不上的饭馆,你觉得那些追名逐利的权贵们,还会去吗?”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叶凡众叛亲离,狼狈离京的场景。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一张张制作得古朴而雅致的请柬,已经悄无声息地,送到了京城真正顶层的那一小撮人的手中。
请柬由上好的宣纸制成,上面是柳如雪亲笔书写的小楷,言辞恳切,只说“静心斋”偶得江南织造奇珍,特于重阳后满月之日,邀三五知己,共品香茗,同赏雅物。
落款,是“叶凡”与“雪”字号绣坊。
收到请柬的人,都有些玩味。
吴建国看着请柬,笑了:“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高家那边锣鼓喧天,他这边却要赏什么雅物?”
齐老先生则捻着胡须,对身边的学生说:“叶凡这个年轻人,不简单。高家玩的是‘势’,他玩的是‘质’。这倒是有趣了,我倒要看看,他的‘质’,能不能破得了高家的‘势’。”
“红色资本家”荣老先生,更是直接对家人说:“备车。叶小友的场,必须得去捧。我总觉得,他会给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
一个月的时间,在京城无数人的期待、猜测和议论中,悄然而过。
兰蔻“东方神韵”系列发布会,如期在王府饭店的金碧辉煌的宴会厅举行。
现场冠盖云集,名流如织。
高振云和高宇父子穿着笔挺的西装,满面红光地穿梭在宾客之中,享受着无数的恭维和羡慕。
法国兰蔻集团的代表,一个名叫皮埃尔的白人高管,也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盛赞着这次合作的“伟大意义”。
晚上八点整,发布会正式开始。
在激昂的音乐声中,一个个身材高挑的模特,穿着那些设计浮夸的“东方神韵”系列服装,走上了t台。
台下的宾客们,发出一阵阵礼貌性的掌声。
虽然大部分人,尤其是那些真正懂些审美的中国人,都觉得这些衣服古怪而刺眼,但在这种场合,没人会傻到说出来。
他们要的,只是一个身份的标签,一个能彰显自己“与国际接轨”的符号。
高宇站在台下,看着这盛大的场面,看着闪光灯下那些令人目眩的服装,他感觉自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巅峰。
“叶凡,你看到了吗?这就是实力!你那个破饭馆,那个小作坊,拿什么跟我斗?”他在心中狂笑。
而就在此时,距离王府饭店不过几里地的“静心斋”里,却是另一番光景。
没有t台,没有音乐,没有闪光灯。
院子里,只设了三席。
吴建国、齐老、荣老等十几位真正的大人物,正安坐其中。
楚云飞亲自下厨,上的依然是那几道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上功力的菜肴。
众人品着茶,吃着菜,聊着天,气氛悠然自得,仿佛完全不知道外面正在发生着什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叶凡站起身,对着众人一拱手:“感谢各位前辈能在百忙之中,赏光前来。”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是拍了拍手。
只见柳如雪和苏文清二人,在秦武和李麻子的护卫下,共同捧着一个由紫檀木制成的,长方形的盒子,缓缓从后堂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