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的工作相对轻松,单独项目培训并不繁重。”
“比如国术教官。”
“在培训期间,每周只需授课一到两次。”
“这些学员也不是新手,我们过去主要是提供一些指导性课程。”
“每次大约两小时。”
听完这话,李建设感到安心了。
“这样没问题。”
“我已经接受了卢老的邀请,不知道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虽然还不清楚当教官的待遇,但他明白,能成为教官,就能与那些精英产生交集。
即使只上过几节课,出去后也算是师生关系。
就好比如果白玲还在训练营时他就已经是教官的话,日后在外遇见她,白玲肯定会叫他一声‘李教官’,人脉自然也就广了。
想到这里,李建设觉得自己有机会结识一位高手。
卢东军听后也很高兴,笑道:
“你绝对不会失望的。”
“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这个训练营可是由一位大人物创办的,能够成为教官的人,至少都是少校级别。”
“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
“以后,我们训练营的国术班又会多一位高手,到时候那些家伙就有得瞧了。”
李建设疑惑地盯着卢东军,总觉得他拉自己加入训练营的目的似乎不单纯,仿佛是要拉帮结派似的。
不过卢东军没有多做解释,此刻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
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一个好对手,怎能不切磋一番?
上次因为初次见面,两人互不了解,没敢贸然动手。
这次卢东军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提出要过招。
李建设也没有拒绝。
他的武艺全靠自学,从未经过系统的验证。
现在有人愿意和他切磋,他求之不得,便在小巷里与卢东军交手。
切磋不同于正式比武,重点在于经验交流与拳法理解的较量。
卢东军看起来像个普通老人,但实际上使的是刚猛的巴子拳。
虽然只是切磋,但一出手便有股令人窒息的气势。
然而,李建设依然镇定自若。
毕竟他也是实打实的化劲高手。
更让他惊讶的是,每次卢东军出招,他心中似乎都能隐约察觉,仿佛能提前预见对方的动作,并抢先做出反应。
李建设知道,这种先知先觉的能力,并非源于自身的拳法修为,而是那颗丹药的效果。
如果前几天他还没服用这颗丹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本事,这令他既惊喜又意外。
不过,有人却不愉快了。
八次交锋后,卢东军被李建设一拳击退,沮丧地摆手说:
“罢了罢了,不打了。”
接着,他用一种惊异的目光盯着李建设,感叹道:
“真没想到啊!”
“你只是化劲,竟有这样的预判能力,闻所未闻。”
“还好你给我留了点面子。”
“不然刚才第二招我就输了。”
“刚才切磋时那种束手束脚的感觉实在不好受,认输认输,根本打不过!”
李建设只是笑着不语。
随后,两人商定时间去办手续,李建设这才离去。
清晨,天刚亮。
红星轧钢厂门口挂起了横幅:“欢迎领导莅临指导!”
工人们来上班时,看到这条横幅都觉得有些奇怪。
在厂区内,只有少数了解的人才知晓,最近卷板机似乎有了新突破。
这台设备安置在一个独立的小车间内,显得格外显眼。
一台体积不小的机器,矗立在车间的核心位置。
它是工厂自主设计、生产和组装的第一台具备量产能力的四“三七七”
辊卷板机。
此前,工厂一直在调整设计与改进工艺,如今终于迎来了首台样机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