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上门后,与娄晓娥一同走向后院。
……
红星街道一处略显破旧的大杂院内,冉秋叶提着包,另一只手牢牢护住那个打了补丁的袋子,小心翼翼地进入院子。
仿佛怕有人觊觎她的东西。
进屋后,跟熟人打了个招呼,径直朝自家屋子走去。
看见屋里亮灯,她推门而入。
屋内坐着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容貌与冉秋叶有几分相像,却更多了一份成熟温柔,还透着一股书卷气息。
周青仪出生于 时期。
然而,家境优渥,祖辈皆为读书人家,宗族中也不乏民国时期的学问大家。
年轻时,她衣食无忧。
那时婚姻年龄普遍较小,周青仪十七岁时,在亲戚介绍下认识了归国的优秀青年,并结为夫妻,生下一女。
婚后生活令人称羡,她出身良好,学识渊博,丈夫又是大学教授,一家三口过得其乐融融。
然而几年前的政治运动打破了这一切平静,家中长辈遭受打击,丈夫也未能幸免。
尤其是一次针对 的审判……
那段日子里,从未经历过风浪的周青仪如同狂风骤雨中的孤舟,只能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过后,家里只剩她和女儿。
她明白,过去的幸福时光已成过往。
现在每次外出,都会遭遇邻居们的指指点点。
这让周青仪深感不安,平日极少独自外出,甚至比不上自己的女儿勇敢。
这些年来的经历,深深烙印在她的心底。
即使数年过去,周青仪依然如受惊的小鹿,遇到任何事都会触动她心底的敏感神经,让她变得战战兢兢。
如今的生活使她摆脱了“四体不勤”
的状态,但不知是否因先天特质,她在艺术领域天赋异禀,生活中却完全手足无措。
此刻煤炉上正煮着粥,她按照女儿临行前的叮嘱,一步步慢慢操作。
\"先烧开水。
\"
\"把红薯去皮切块,放进锅里煮着。
\"
\"等水开了,再把玉米面倒进去……\"
\"大概就这样吧。
\"
\"太好了!\"
\"我觉得自己进步不少呢!\"
周青仪忍不住为自己喝彩,感觉今天特别棒。
然而。
笑容很快僵住了。
不知为何,煮出来的东西怎么看都不对劲。
水是开了,红薯也煮软了。
但那玉米面怎么不是浓稠的粥,反而结成了几个大疙瘩?
想到家里快没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