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被半搭在了姜遇棠的腰间。
若隐若现,玲珑影绰的姿影叫人浮想联翩。
一阵极其细微的动静响起。
姜遇棠浅眠当中,总觉得有人在注视着自己,存在感强到无法忽略。
她的眉心微拧,猛地清醒睁眼,坐了起来,素手拉开了纱帐,朝着内室外望了过去。
却发现一切如常,并无异样。
姜遇棠偏着身子半坐在了床上,心头感觉古怪,怎么回事?
她的喉咙发涩,看向了小几上的凉茶,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总感觉里面的茶水好像变少了许多。
“郡主,您这么快醒来了?”
春桃进来拿东西,诧异地问道。
姜遇棠拿起了茶碗,端详了会,她想了想,问道,“方才你在哪里,门口有人守着吗?”
“有啊,奴婢和几个新来的几个丫鬟,在主屋窗下绣花说话呢。”
春桃一顿,面色疑惑,“怎么了?”
她们就在门口吗?
那要是有人进来,不可能会看不到。
姜遇棠抿了抿唇,觉得可能是自己睡糊涂了,轻揉了下额角,“没事。”
她没了再歇的心思,起身穿了件单衣,看了会书,就听到外头热闹了起来,好像是有什么人来了。
春桃启禀道,“郡主,画屏姨娘求见您。”
姜遇棠放下书卷,朝着外室走去。
外室待客的厅堂正中间,站着一身量纤纤,长相妩媚娇艳的丹衣女子,此人正是镇远侯新收的画屏姨娘。
画屏在看到姜遇棠出来之后,对着她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妾身画屏,给郡主请安。”
前世她们有过一面之缘。
看着从前误以为的‘情敌’,变成了小娘,姜遇棠再见此人,心情不免感到怪异。
她只是问,“有事?”
“是这样的,侯府的库房里今儿个新来了一批产自徽州一带的珠兰花茶来,这在京城可不多见,算是稀罕物。”
画屏的双目真诚,笑容带着些许讨好。
她道,“妾身听下人们说,郡主您好这口,便特意带着人,先给您送了过来。”
跟在画屏后方的丫头,手中堆抱着好几个精致的锦盒,福了福身子,放在了桌子上。
这个‘先’字可就用的妙了,姜遇棠再想到她背后的人,不免得狐疑,多看了几眼,他们在打什么鬼主意?
她试探道,“姨娘初来乍到,可能不太了解侯府的情况。”
画屏从容笑了下,脸上看不出端倪。
她道,“侯爷能让妾身,跟着三夫人学习中馈,那妾身自然是不能让他失望,步了有些人的后尘。”
那姜二婶,至今都还没有从诏狱里面出来呢。
画屏也好似无关其他,只是想要上位,讨好镇远侯让他省心而已。
话音刚落,春桃就从外急匆匆进来,对着姜遇棠耳语一番。
“夫人那边说小小姐想您了,想请您过去探视呢。”
姜遇棠听完,脸色微凉。
画屏见此,识趣带着婢女们先行告退离开了。
外室当中重新归于宁静。
姜遇棠哪有那个闲心,直接一口回绝了,无所谓姜母会怎么想,对她会不会有意见。
没想到的是,这次还不等姜母不高兴,画屏那儿就出了事,据说和她赏给这位妾室的簪子有关,被镇远侯给叫了过去。
她忙着自证清白,再无多余的心思去想姜遇棠。
最后,陪在糯糯身边人只剩下了姜肆。
她趴在床上,心中的悲伤难以言喻,委屈巴巴的对姜肆问道,“阿兄,我是不是真的很讨人厌啊?”
否则,姜遇棠怎么会连一次都没来看过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