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距离此地何止万里,在海上航行风险极高,若真有蒸汽轮船还能试试,现在贸然前去,岂不是送死?
小德子沉默了,朱元璋确实很着急,万国堪舆图一完成他就急不可耐地安排人准备出海了!
当前出海固然危险重重,但危险伴随巨大功勋,若等李伟造出蒸汽船,那功劳归属恐怕就另当别论了。
“李大人,您知道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小德子忽然说起完全无关的事。
李伟略显疑惑:“如何而来?”
小德子叹息道:“不过是我进宫时,管事随便给了个刚去世女奴的名字罢了。\"
话音刚落,他又振奋精神说道:“此次出海,陛下叮嘱不可损了大明的威名,特地赐名于我,唤作王景弘,寓意前程宽广壮阔,李兄以为此名如何?”
“唔……尚可。\"
李伟嘴上随意应付,心中却满是艳羡。
古人取名总这般讲究,而自己的名字——李伟,普通至极,全国同名第一。
这还得归咎于那个懒得要命的人啊!
“我本出身寒微,连正经名字都没能拥有。
如今有了机会,我也想有所作为,哪怕葬身大海,也毫无遗憾!”
小德子收敛了往日的卑微姿态,浑身散发出一股豪迈之气。
李伟见状,不禁有些失神,没料到这小太监竟也有这般宏图大志。
再看看自己……算了,不想也罢!
“既然你决心已定,我也不多劝了。
若有需要我的地方,直言便是。\"
李伟不再阻拦,尽管此行凶险万分,但如果真能平安归来,必定名垂青史!
王景弘郑重致谢,随后从袖中拿出一份万国堪舆图的副本递给李伟,请他指教。
这是朱元璋在交给他出海任务后特别准备的。
他此次出海并非孤军奋战,而是率领一支数千人的水师舰队,他则以皇权象征的身份,担任这支水师的提督。
李伟稍加思索,先向他阐明了地球为圆形这一基本原理,这对远航至关重要!
明确了地球呈球形之后,便可讲解经纬度的知识。
在这时代尚无卫星导航,很难精准定位经纬度,但大致位置还是可以估算的。
例如记录日出日落时间,每提前一小时,即意味着东进一个时区,不过若航程过长,还需考量季节变化的影响。
李伟用铅笔在地图上标出二十四条分界线,为他解说时区概念。
接着是纬度的测定方法,通过测量太阳和海平面的角度,能够粗略判断所处纬度,这需要借助六分仪之类工具。
幸而时间充裕,他会尽快让人制作出来。
讲完这些基础内容后,他又提及航线问题。
具体路线他也不清楚,只能提供个大概方向:沿江而下,然后北上绕一大圈,前往北美,再转向南美。
随后,李伟又将土豆、红薯的模样画给他看,并着重介绍了橡胶树的重要性……
三天后,朱棣离开京城,前往北平就藩。
王景弘带上李伟帮他打造的六分仪、星盘等工具,顺着长江顺流而下,扬帆出征。
朱棣倒还好,彼此不太熟络,可小德子却是在他初到大明时就结识的。
以往挨打之际,多亏这小太监暗中相助,才让他免受更多苦楚。
此番离去,前路未卜,李伟顿感惆怅。
送走二人后,李伟寻机入宫拜见朱元璋,关于神火卫更名之事不能再拖延了!
乾清宫内,朱元璋正欣赏着新制的万国堪舆图,满面笑意。
至于那些绘图者去了哪里,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