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属于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
毕竟哪有这么巧的事呢?
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实在太低了!
低到连韩成这个亲自动手并且希望此事成真的人,都不相信它会发生。
可偏偏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听到了响动回头一看,发现老朱踉跄着走来,随即单膝跪在他面前。
见到这一幕,韩成瞬间愣住。
???!!
这是什么状况?
心想事成?
刚刚不过是在自我安慰罢了,结果还没转身,老朱就被困住了?
这也太巧了吧?
难道自己真的心想事成了?
韩成完全傻眼了。
不仅是韩成,连随后跟来的朱标和朱棣看到这一幕,也都愣住了。
这……
这也太尴尬了。
原本父亲出这种意外就够尴尬的了。
更尴尬的是,还有韩成这个旁观者在场。
而父亲还恰好走到对方面前。
空气仿佛凝固了,唯有那被老朱用力推开的房门撞击后墙发出的轰鸣声,持续回荡。
朱标和朱棣在反应过来后,本打算上前扶起父亲。
但见父亲默默站起身,似乎并无大碍,于是又默契地停下了脚步。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朱成摆出一副庄重的模样。仿佛完全没注意到刚才那一幕似的。
作为至孝之人,他们怎能在他父皇经历如此变故后还能笑得出来?这般放声大笑的事情,岂是他们这种孝子该做的?
尽管心中各自有着想法,但从他们紧绷的脸容、微微颤动的嘴角以及眼角隐约可见的细纹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孝子忍俊不禁的模样有多么难熬。
韩成本打算在愣神后上前扶起朱老太祖,可瞧见太子朱标与燕王朱棣的动作后,顿时领悟,随即也装模作样地仰头赏月。
一边赏月一边感叹:“十五的月亮真是圆润。此刻,我想要作诗一首。
明月几时有,向青天问道……”
朱元璋挺身而立,环视四周,看到韩成对着月亮摇头晃脑,仿若未察觉自己的到来;再看看身后的两个儿子也是一副仰天观月的姿态,不禁觉得脸上一阵抽搐。
太尴尬了!
即便身为洪武大帝,经历过饥寒交迫的日子,早已练就厚脸皮,此时也不禁感到难堪。
尤其是想到韩成从未对自己行过跪拜之礼,而自己却先给他磕头,更让朱元璋郁结于心。
一时间,连胡须都随情绪起伏而颤动。
这是怎样的奇遇啊?
这究竟是哪个注定孤老终生的人干出的缺德事?
关门不闭户?!
朱元璋眉间微皱,怒火中烧。
努力镇定下来,看着韩成边走边吟诗,看似悠闲,实则迅速离去的身影,喝止道:“韩成,站住!”
听到呼唤,韩成停住脚步,将目光从月亮收回,转而看向朱元璋,仿佛刚刚才注意到他的到来,惊讶道:“哎呀,陛下,您何时来的?刚才专心赏月思乡,竟没发现您。”
满脸无辜地道歉。
看着韩成一本正经胡言乱语的模样,朱元璋真想狠狠揍他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