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氛围略显诡异,静得出奇。
朱元璋与朱标伫立高位,无声无息。
而下方的百官因二人寂静,亦皆沉默不言。
如此过了一阵。
朱元璋方才缓缓出声:“三日前征东军已然攻克高丽都城开京,且大败北元骑兵。”
“是役,天策侯先攻破开京城池,俘获高丽君主,统兵击溃其西路大军,并与魏国公合力击败北元铁骑,功绩当居首位、最为卓着。”
“待天策侯凯旋归朝之时,诸卿需前往应天城外百里之地跪迎。”
此言一出。
不论左方武将还是右方文臣,无不愕然驻足。
能得百官亲迎之荣者几何?依照祖制,当今大明境内怕也唯有三人享有此等殊荣。
开国洪武皇帝朱元璋,已故孝慈高皇后马秀英,及今上皇太子朱标。
这二人一为君王,下跪自合礼数;一位乃国母,拜跪亦遵法度。
除却此三者之外,即便贵如藩王者,亦无如此资格教这些朝廷骨干伏首。
然而此刻,朱元璋竟命众人为天策侯朱英班师而设跪迎之仪。
于礼法而言,这无疑是一次严重冒犯。
于是待惊愕稍定。
右边群臣中有数十人相继跨步出列,于御道前躬身而跪,朗声道:
“臣等斗胆,请陛下取消成命!”
其中礼部尚书吴良更是五体投地。
\"启禀陛下,虽天策侯有灭敌建业之殊功,嘉赏固然必要,然此百官跪接之事确与礼法相悖。”
“职掌礼部之臣绝不愿目睹如此违制之举行于今日。”
“请陛下明鉴,速撤成令!”
话音刚落,吴良再次叩拜不止。
其余未动的众多文官受此激励,也随之来到吴良之后,纷纷下跪同声高呼:
“恳请圣上收回诏命!”
声音回荡在殿内。
朱标立于宝座之侧,目睹这一场景。
心中暗叹父皇必然龙颜大怒,却也深知若是此刻自己出面调解,那些以吴良为首的文臣怕也不会善罢甘休。
而父皇心中的火恐怕更盛,届时再被算上次责骂可就得不偿失了。
索性退后两步,抬眼望向东方渐起的红日:真是美丽的清晨呢!
而殿下的那些官员本期望皇太子朱标能在此时挺身而出,为大家承受一些圣上的雷霆震怒。
谁知朱标这般选择避开视线的动作落入眼中,瞬间浇熄所有希望。
你这般逃避的姿态,着实让人难以相信呀?
可惜,即便他们期盼着皇太子能有所行动。
也得先问过朱元璋允不允许不是吗?
那天色初亮之时,朱元璋面露严肃,目光却转向正在静观日出的儿子朱标身上。
心中暗想:这小子装得倒挺像回事儿,还想逃?没门!
\"太子!\"
此时的朱标完全沉浸在旭日东升的美好之中,丝毫未察觉老父呼唤。
眼看着红彤彤的日头将天边映得火红,朱标不禁暗赞:真美!
这一幕落入朱元璋眼中,愈发令他恼火。
站在一旁的郑有伦见状,急忙低声提醒道:\"殿下,陛下唤您呢。
\"
\"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