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19章 陆抗
第(1/2)页

建兴二年,建业城被如丝如缕的细雨笼罩着,整座城仿佛沉浸在一片朦胧的愁绪之中。

细密的雨丝纷纷扬扬地飘落,打在青石板路上,溅起一朵朵微小的水花,发出轻柔的“滴答”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在那庄严肃穆的灵堂前,九岁的陆抗静静地跪在蒲团上,双眼紧紧地盯着父亲陆逊的棺椁。

棺椁被缓缓放下,一点一点地沉入墓穴,每一寸下沉,都仿佛是在陆抗的心口重重地敲了一下。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悲痛,小小的身躯在雨中微微颤抖,却依旧倔强地挺直脊梁,似乎想要用这种方式来铭记这悲痛的时刻。

青铜长明灯在雨雾中明明灭灭,昏黄的灯光在水汽中显得愈发微弱而迷离。

那闪烁不定的光芒,宛如父亲陆逊在世时,为东吴殚精竭虑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波折。

陆抗静静地凝视着长明灯,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三日前。

那时,父亲躺在床上,形容枯槁,然而,当他伸出骨节嶙峋的手握住陆抗时,那手上却仍有力道。

父亲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藏着无尽的期许与嘱托,他缓缓开口,声音虽虚弱却掷地有声:“抗儿,记住西陵的风。”

西陵的风,那是怎样的风啊?年幼的陆抗心中虽不完全明白父亲话语中的深意,但他知道,西陵的风一定承载着父亲对他的殷切期望,以及对东吴江山社稷的深深忧虑。

那风,或许带着西陵战场上的硝烟味,或许夹杂着父亲在那片土地上的壮志豪情与艰辛付出。

此刻,在这细雨纷纷的灵堂前,父亲的遗言如同洪钟般在陆抗耳边回荡,让他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种下了一颗责任与担当的种子。

建兴二年的建业城飘着细雨,九岁的陆抗跪在灵堂的蒲团上,看着父亲陆逊的棺椁缓缓沉入墓穴。

青铜长明灯在雨雾中明明灭灭,他突然想起三日前父亲握着他的手,骨节嶙峋却仍有力道:\"抗儿,记住西陵的风。\"

那时的陆抗尚不知西陵意味着什么,只记得父亲临终前望着建业城西北方向的眼神,像是要看穿重重山峦,看到长江上游那座扼守东吴命脉的城池。

直到多年后他站在西陵城头,听着江水拍岸的轰鸣,才真正懂得父亲最后的叮嘱里,藏着整个东吴的生死存亡。

陆逊的葬礼规格极高,孙权亲自素服临吊,这是对这位白衣渡江、大破关羽的名将最后的礼遇。

但陆抗注意到,皇帝离去时的背影有些佝偻,眼角的泪痕在雨水里晕开——那不仅是君臣相惜,更是东吴失去擎天柱的悲怆。

陆家老宅的梧桐叶沙沙作响,陆抗拾起一片带雨的叶子,叶脉间流淌的水珠像极了父亲铠甲上凝结的血珠。

十四岁的他被拜为建武校尉,领父亲部曲五千人时,终于明白自己接过的不仅是帅印,更是东吴的半壁江山。

赤乌八年的西陵城被秋阳晒得发烫,二十岁的陆抗第一次踏上这座传说中的城池。

城墙斑驳的砖石上,还留着当年刘备伐吴时的箭痕。

他抚摸着城垛,突然理解了父亲为何总在书房挂着西陵的舆图——这里是东吴的西大门,是上游晋军顺流而下的必经之路。

彼时的晋武帝司马炎已完成北方统一,正厉兵秣马准备南征。

陆抗在西陵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沿江烽火台重新修缮。

他带着士兵徒步勘察地形,在险峻处增设暗堡,在河滩边埋下拒马。

当寒风吹起他的战袍时,年轻将领的眼神里已有了老将的沉稳。

一次巡防途中,陆抗救下了被山贼围困的西陵县令之女苏月。

这个聪慧的女子后来成了他的红颜知己,常与他在城楼上谈论兵法。

\"晋军若攻,必以水军为主。\"苏月指着江心来往的商船说,\"但西陵的地势,正可借江水之力。\"陆抗望着奔腾的长江,心中已有了破敌之策。

凤凰元年的冬天格外寒冷,西陵都督步阐的叛变如惊雷般炸响。

这个驻守西陵多年的老将,竟献城归晋,还将城中的防御图一并交给了晋军。

陆抗连夜点齐三万精兵,冒雪西进。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61,我带了一座军火库我踩死条虫子,你说我屠了条龙?开局获得重瞳,迎娶绝色女帝!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病房流产时,渣总在陪白月光度假海钓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重生80:进山打猎后,我靠摆摊起家不治邪医全民领主:你的方块帝国什么鬼?灵纹之主【碧蓝档案】自我的舞台嫁给温柔残疾农家举子换亲抢我世子妃?我靠名媛系统杀疯了崩坏,我才不是魅魔啊!绝世妖孽地牢求生:从合成臭水开始!乡村里的独居女人!八零厨娘娇又媚,美食征服全厂胃重生归来:我要大小通吃!妹妹成了女帝,我还在种菜养鸡凤命被偷,我照样嫁皇帝当皇后大道仙瓶剧情魔力消失后怎么会变成这样?长生:我真的只想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