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有千余兵卒,却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船至江心,忽有白浪拍击船舷,部将程普担忧天象不祥,孙策却大笑:\"此乃大江为我壮行!\"
上岸后,他亲自擂鼓,士卒们见主将身先士卒,顿时士气大振。
攻打秣陵时,孙策被流矢射中大腿。
他命人将自己抬到阵前,忍着剧痛高呼:\"贼军已露败象,谁先破城,赏百金!\"
将士们见主将重伤仍如此勇猛,无不以一当十。
当城门轰然洞开的那一刻,鲜血浸透了孙策的战袍,却浇不灭他眼中的灼灼火光。
建安元年,吴郡太守许贡暗中上书朝廷:\"孙策骁勇,若放任其发展,必成大患。\"
这份密信落入孙策手中后,他冷笑一声,下令将许贡绞杀。
此事却埋下了致命隐患,三个许贡门客藏于丹徒山中,日夜打磨淬毒短箭,等待复仇时机。
此时的孙策已横扫江东,连曹操都感叹:\"猘儿难与争锋也!\"
他在江东推行新政,设立学宫,减免赋税。
每当巡视郡县,总有百姓箪食壶浆相迎。
张昭曾忧虑地说:\"主公威名太盛,恐遭人忌恨。\"
孙策却拍着他的肩膀:\"子布不必忧心,我若怕这些,何谈平定天下?\"
建安五年春,官渡之战一触即发。
孙策召集众将商议奇袭许都,夺回献帝。
他在军事会议上展开地图,手指如鹰爪般划过中原:\"曹操主力尽在河北,许都空虚,此乃天赐良机!\"
然而,他的计划却被许贡旧部泄露,一场危机正在逼近。
四月的丹徒山,杜鹃花开得如血。
孙策追逐白鹿深入山林,全然不知杀机四伏。
当三支毒箭破空而来时,他本能地挥剑格挡,却仍有一箭擦过右颊。
剧痛中,他望见三名刺客从树影中跃出,怒喝一声挺枪刺去。
虽然侍卫及时赶到斩杀刺客,但箭上的剧毒已渗入五脏六腑。
病榻前,孙策将印绶郑重交到孙权手中:\"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他又唤来周瑜,气若游丝却字字千钧:\"公瑾,仲谋年幼,江东基业就托付给你二人了。\"
窗外细雨绵绵,二十六岁的江东小霸王阖上双眼。
他没能实现奇袭许都的壮举,却为东吴政权奠定了坚实根基。
孙权登基后,追谥兄长为长沙桓王,而民间始终记得那个鲜衣怒马、纵横江东的少年英雄。
孙策的一生,如流星划过汉末的夜空,虽短暂却璀璨夺目。
他用热血与豪情,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留下的不仅是江东六郡的基业,更是一段千古传颂的传奇。
他的故事,至今仍在长江两岸的渔歌樵唱中回响,激励着后人在逆境中奋起,追逐属于自己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