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8章 张衡
第(2/3)页

洛阳,这座繁华的城市,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空气中弥漫着香料、美食和书籍的气息,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张衡顺利进入了最高学府——太学。

在太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子们济聚一堂,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先生的教诲。

张衡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努力吸收着各种知识。

他不仅勤奋学习儒家经典,对天文、数学、地理等领域也展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望。

在这里,他结识了崔瑗。

崔瑗同样对天文、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两人初次见面,就仿佛找到了知音,有说不完的话。

他们常常一起漫步在太学的花园中,讨论学术问题。

花园里的花朵争奇斗艳,芬芳四溢,仿佛也在倾听他们的高谈阔论。

“子平,你说这天地究竟是怎样的结构?”一天,张衡和崔瑗漫步在花园中,张衡抬头望着天空,开口问道。

崔瑗思索片刻,说道:“据《周髀算经》所言,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但我总觉得这种说法难以解释一些天文现象,比如月食时月亮的阴影形状。”

张衡点点头,目光坚定地说:“我也有同感。我认为天地应该是一个整体,天体像一个鸡蛋,地就像鸡蛋中的蛋黄,悬浮在宇宙之中。而且,日月星辰都在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

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兴奋地讨论起来,越说越深入,从白天一直聊到夜幕降临。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张衡开始制作浑天仪的模型。

他四处寻找材料,找来竹子、木头,将它们削成合适的形状。

他日夜钻研,反复试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有时,精心制作的部件因为一点小失误而前功尽弃;有时,设计的结构在实践中根本行不通。

手上磨出了水泡,甚至被工具划伤,鲜血直流,但他从未放弃。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成功制作出了一个简单的浑天仪模型。

然而,张衡的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传统的盖天说占据着主导地位,他的浑天说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和反对。

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年长的学者站起来,冷笑着说:“一个毛头小子,竟敢挑战先人的理论,真是自不量力。盖天说是祖宗流传下来的,岂容你随意篡改?”

众人纷纷附和,投来异样的目光。但张衡并没有被这些言论所动摇,他镇定自若地站起来,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用事实和数据进行反驳。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回荡在会场中,让一些人开始重新思考。

永元十二年,张衡凭借出色的才华,被南阳太守鲍德征召,担任主簿。

在任职期间,他兢兢业业,认真处理政务,从不敷衍。

然而,他对天文学的热爱从未改变,处理完公务后,他便一头扎进对浑天仪的研究中。

夜晚,当别人在休息娱乐时,他却在房间里,对着浑天仪模型,反复观察、记录。

他利用业余时间,对浑天仪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使其更加精确,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天体的运行。

鲍德对张衡十分赏识,在他的推荐下,张衡进入了朝廷,担任郎中。

这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他得以接触到更多珍贵的天文资料和先进的仪器。

在皇家的藏书阁里,张衡如获至宝,这里珍藏着无数古籍,记载着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他每天沉浸在书海之中,翻阅着一本本珍贵的书籍,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元初元年,朝廷决定修订历法。

张衡凭借着深厚的天文学知识,参与了这一重要工作。

在修订历法的过程中,他仔细研究了现行历法的算法和数据,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节气的计算不够准确,导致农业生产的指导出现偏差。

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引入了新的算法,更加精确地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

然而,他的方案遭到了一些保守派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更改历法是对祖先的不敬。

在朝堂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张衡据理力争,他用大量的观测数据和计算结果,证明自己方案的科学性。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七零亲妹抢婚后,我每天都想做寡妇包养我的富婆,竟是大学女校长七生渡,七世劫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新婚夜下猛药,禁欲皇叔夜夜沦陷重生饥荒年代,媳妇天天闹减肥末世我小心翼翼,现代我重拳出击长生从炼痴情蛊开始锁情扣联姻当天,我被京圈太子爷亲红温了皇叔且慢都市重生:高冷校花太会撩老爹告诉她,不顺心就要闹恶毒女配整顿大院儿,军少全家护短了都追绿茶女主?那恶毒女配我要了炒了领导鱿鱼,回家建桃源嫡女重生,黑化后被全皇城追着宠阴祸得狐盗墓:我拆了格尔木疗养院高考前,我靠科技保送顶尖大学玄幻:从联机做梦开始精灵:开局羁绊沙奈朵贫道李青云,请诸天诡神赴死魔谣之末世调查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