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19章 袁安
第(2/3)页

监狱里人满为患,被牵连的无辜者们挤在一起,衣不蔽体,面黄肌瘦。

当地官员为了邀功请赏,在审讯过程中滥用酷刑,屈打成招,将许多无辜者也牵连其中。

狱中哭声震天,一片凄惨景象。袁安深感痛心,他决心查明真相,还百姓一个公道。

袁安不顾其他官员的反对和阻挠,亲自走访调查。

寒冬腊月,他冒着刺骨的寒风,穿梭在大街小巷,寻找案件的线索和证人。

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询问,认真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日子里,袁安得知一位关键证人住在偏远的山村。

为了找到这位证人,袁安带着几名随从,踏上了崎岖的山路。

山路被积雪覆盖,十分湿滑,袁安和随从们多次摔倒,但他们没有放弃。

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手脚被冻得麻木,但袁安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找到真相。

经过一整天的艰难跋涉,终于找到了证人的家。

证人起初十分害怕,不敢说出真相。袁安耐心地安抚他,向他保证会保护他的安全。

在袁安的耐心劝说下,证人说出了真相,为许多蒙冤者洗清了罪名。

袁安的公正和执着,让无辜者重获自由,也赢得了朝廷的赞誉。

汉明帝得知此事后,对袁安的才能和品德大为赞赏,特意召见了他。

在朝堂上,汉明帝对袁安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袁爱卿公正廉明,不畏强权,为朕分忧,为百姓谋福,实乃朝廷之栋梁。”

并赏赐了他许多财物。

袁安的名声也因此传遍了朝野,成为了众人敬仰的楷模。

此后,袁安凭借出色的政绩,不断升迁,历任河南尹、太仆等重要官职。

在河南尹任上,他公正执法,严厉打击豪抢地主的不法行为,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许多受欺压的百姓纷纷前来申诉,袁安都会亲自过问,为他们主持公道。

在太仆一职上,他精心管理宫廷车马,合理调配资源,确保了宫廷事务的顺利进行。

章和元年,汉章帝驾崩,年仅十岁的汉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称制。

窦太后的兄长窦宪趁机掌握了朝廷大权,他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大肆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朝中大臣大多敢怒而不敢言。

窦宪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擅自决定北伐匈奴,企图通过战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许多大臣畏惧窦宪的权势,纷纷附和他的提议,朝堂上一片阿谀奉承之声。

袁安却坚决反对北伐。

他深知,此时国家刚刚经历皇帝更替,局势尚不稳定,百姓生活困苦,需要休养生息。

若贸然北伐,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让百姓陷入更深的苦难之中。

在朝堂上,袁安挺身而出,慷慨陈词:“如今边境初定,百姓尚未从战乱中恢复元气,农田荒芜,民生艰难。若此时兴师动众北伐匈奴,必然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一旦爆发,无数百姓将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望陛下和太后以国家和百姓为重,三思而后行!”

窦宪闻言,恼羞成怒,当场指责袁安抗旨不遵,居心叵测:“袁安,你这是在扰乱军心,莫非是与匈奴勾结,企图叛国?”

但袁安毫不畏惧,他镇定自若,列举了历史上因战争导致国家衰败的例子,据理力争:“昔汉武帝穷兵黩武,虽一时扬威塞外,却致使国内经济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袁安与窦宪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此后,袁安多次上书,反对北伐。他的奏章言辞恳切,有理有据,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和北伐可能带来的后果。

他在奏章中写道:“今国家新丧,幼主初立,内忧未除,外患又起。若轻启战端,恐国内空虚,百姓疲敝,边疆不宁。望陛下与太后权衡利弊,以民生为重,保社稷之安宁。”

但窦太后和窦宪却对袁安的建议置之不理,依然坚持北伐。

尽管如此,袁安并没有放弃,他联合其他正直的大臣,如司徒丁鸿、司空任隗等,继续为国家和百姓发声。

他们多次在朝堂上与窦宪等人展开辩论,试图阻止北伐的发生。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将军府邸后院失火,八岁嫡女忙递柴双双重生,堂弟,你要和我换老婆?剑道主宰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糟糕!质子的纨绔人设被掀了下山狂医:权势滔天我只想要仙子的心你玩开放式婚姻,我改嫁你发什么疯?十天一天赋,成为吸血鬼的我太BUG了女帝上岸斩功臣,逼我黄袍加上身远星计划:统御边缘和离当天,她认祖归宗做回长公主为你入狱,你却送来了离婚协议说我是反派,污蔑竟然成真了!夫战死,妻下堂,还我妈生团宠命说好隐退养老,徒子徒孙跪求我出山?踹开全家后,我天师的身份藏不住了斩神:盘古代理人,斧劈阿撒托斯我,天生废体,靠突破拿捏小魔头恶女穿成小可怜后,将军掐腰宠长生:不苟到无敌,绝不出山全球异变:从湾鳄开始吞噬进化!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我泱泱华夏纵横多元宇宙变身金发少女神官但被大姐姐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