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广纳贤才,招募李斯等一批有识之士,为日后亲政做准备。
李斯原本是楚国上蔡的一个小吏,他胸怀大志,渴望在乱世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他来到秦国后,得到了嬴政的赏识,被任命为郎官。
李斯向嬴政提出了许多富国强兵的建议,深受嬴政的信任。
公元前238年,嬴政年满22岁,按照秦国礼制举行加冠大典,正式亲政。
嫪毐害怕嬴政掌权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发动叛乱。
他伪造秦王御玺和太后玺印,调动县卒、卫卒和门客,企图攻打蕲年宫,杀死嬴政。
嬴政早有防备,他得知嫪毐叛乱的消息后,立即派昌平君、昌文君率领咸阳士卒平叛。
双方在咸阳城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嫪毐的叛军很快就被击败。
嫪毐试图逃跑,但最终被秦军抓获。
嬴政对嫪毐恨之入骨,下令将嫪毐车裂,诛其三族,将他与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也摔死在布袋之中,同时将太后赵姬囚禁在雍城。
此后,嬴政又以吕不韦与嫪毐事件有牵连为由,免去吕不韦丞相之职,将其流放蜀地。
吕不韦深知大势已去,他担心自己最终会被嬴政处死,于是饮鸩自尽。
至此,嬴政彻底清除了朝中的两大政治势力,真正掌握了秦国的最高权力,开始了他统一六国的征程。
嬴政亲政后,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
他重用李斯、尉缭等人才,制定了“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秦国首先将矛头指向了韩国。
韩国地处中原,是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但韩国国力弱小,在六国中最为薄弱。
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内史腾率军攻打韩国,韩军不堪一击,秦军迅速攻占了韩国都城新郑,俘虏韩王韩安,韩国灭亡。
嬴政在其地设置颍川郡,将韩国纳入秦国版图。
紧接着,秦国又把目标对准了赵国。
赵国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拥有廉颇、李牧等名将,军队战斗力极强。
嬴政深知攻打赵国并非易事,于是他采用了离间计。
他派间谍携带重金潜入赵国,收买赵王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诬陷李牧谋反。
赵王中计,派人取代李牧,并将李牧杀害。
失去李牧的赵国军队如一盘散沙,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
赵王迁的哥哥赵嘉逃到代地,自立为代王,继续抵抗秦军,但最终也被秦军击败。
公元前225年,嬴政派王贲率军攻打魏国。
魏军依托黄河天险,坚守都城大梁。
王贲见强攻难以奏效,便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
经过长时间的水攻,大梁城城墙崩塌,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
楚国地域辽阔,实力强大。
嬴政先是派李信率领20万大军攻楚,李信年轻气盛,初战告捷,但在追击楚军的过程中,中了楚军的埋伏,秦军大败而归。
嬴政并未气馁,他亲自登门向老将王翦道歉,请王翦出山。
王翦认为,要想灭亡楚国,非60万大军不可。
嬴政同意了王翦的请求,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秦军伐楚。
楚国集中全国兵力抵抗,王翦采取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的战术,与楚军对峙一年之久。
楚军求战不得,士气低落,逐渐松懈。
王翦抓住时机,发起总攻,楚军大败,楚国名将项燕自杀。
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占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在灭亡楚国之后,秦国大军北上,于公元前222年攻灭燕国。
燕国太子丹曾派荆轲刺杀嬴政,但刺杀行动失败,反而激怒了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