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9章 商鞅
第(2/3)页

初入秦国,公孙鞅举目无亲。

为接近秦孝公,他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终于获得面见机会。

第一次会面,公孙鞅满怀期待,大谈五帝之道,讲述上古圣君以仁德治天下的故事,试图以这套理想化的治国理念打动秦孝公。

然而,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对这些过于高远的方略兴致缺缺。

公孙鞅并未气馁,第二次见面时,他调整策略,讲起三王之道,阐述夏商周三代圣王如何通过礼义教化治理国家。

可秦孝公依旧反应冷淡,只是礼貌性地敷衍。

公孙鞅陷入沉思,他明白,秦孝公想要的是能迅速让秦国强大起来的实用之策。

终于,在第三次会面时,公孙鞅抛出霸道强国之术。

他详细阐述如何通过严明法律、奖励耕战和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实现富国强兵。

秦孝公听得入神,不知不觉间,膝盖向前挪动,两人一连交谈数日都毫无倦意。

秦孝公被公孙鞅的才华和独特见解所折服,认定他就是能帮助秦国实现崛起的人。

然而,确定秦孝公支持变法后,公孙鞅却面临秦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朝堂之上,甘龙、杜挚等老臣站出来,言辞激烈地主张遵循旧制。

甘龙满脸怒容,大声说道:“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

依照旧有的习俗进行教化,不费力气就能成功;沿袭旧有的法度治理国家,官吏熟悉,百姓也安定。”

公孙鞅毫不畏惧,针锋相对地反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如果一味遵循旧制,秦国如何能摆脱积贫积弱的困境?如何能在诸侯争霸中立足?”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最终,秦孝公力排众议,坚定地站在公孙鞅这一边,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启变法大幕。

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变法正式启动。

公孙鞅深知,变法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于是制定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法令。

首先是连坐法,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一家有罪,其余九家需告发,否则同罪连坐。

这一法令旨在加强社会管控,让百姓互相监督,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是奖励军功,公孙鞅深知秦国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规定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贵族若无军功,不得列入宗室簿籍。

这一举措打破旧贵族世袭爵位的特权,激发普通士兵的战斗热情。

同时,公孙鞅还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者可免除徭役,而从事商业或因懒惰致贫者,全家罚为官奴。

他希望通过此举,让更多人投身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经济实力。

这些法令一经颁布,便在秦国掀起轩然大波。

旧贵族们利益受损,纷纷跳出来抵制变法。

一些贵族暗中串联,企图煽动百姓反对变法;还有的直接上书秦孝公,要求废除法令。

普通百姓也对新制度心存疑虑,他们习惯旧有的生活方式,对这些陌生的法令感到不安。

公孙鞅深知,此时若稍有退缩,变法便会功亏一篑。

他一方面加强对法令的宣传,派人到各地讲解变法的意义和内容;另一方面,坚决打击反对变法的势力,对那些暗中破坏变法的贵族毫不留情地进行惩处。

为取信于民,公孙鞅在咸阳城南门立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下令谁能将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百姓们围在木头旁,议论纷纷,觉得此事太过容易,且赏金丰厚,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公孙鞅见状,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一人壮着胆子将木头搬到北门。

公孙鞅立即兑现诺言,当众将五十金赏赐给他。

这一举动让百姓们相信官府的诚信,也为变法的顺利推行奠定基础。

然而,变法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太子驷触犯法令。

在秦国,太子是储君,地位尊崇,不能施以刑罚。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财戒洪荒:刚成尸祖,你让我骂醒女娲开局逮校花血契惊凰偏偏心动冷战三年,提离婚他却跪下了替嫁三年抱两,堂姐眼红哭了傅总,这是太太的二婚请柬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神隐仙途之星辰修真录末日:都重生了,我做尸王怎么了都市,末世,我两界穿梭成为世界主宰儒道至上?我在异界背唐诗!重生1988:爱人难寻家族除名第一天,奖励武神躯!鉴宝财瞳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不离了,顾总舍不得娇软惹祸精镇守魔狱十万年,我执掌六道轮回缘,永无止境重回80,从分家捡漏开始发家致富重生饥荒年代,姐姐替嫁妹妹急疯了西游:取经?关我混沌魔猿什么事!星际:你要用机械之心系统泡妞?桃源乡村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