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和北电的教学策略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毕业演技的要求,中戏是更加的严苛。
这一点就不可否,而明星们相比于艺术价值,他们就有着更高的商业价值,只能说发展的侧重点不一样。
一个更加注重艺术,一个更加注重商业。
走到商业极端的就是上戏了,基本就是只看你的卖相,其他东西都可以稍后再说
现在,可以肉眼可见的是,制片方,想要的是‘收视率’,而不是艺术价值。
而且就是要收视率,请的这个小明星也不一定有谱子呢,一个‘明星学生’,但其实是并没有验证其收视率的号召能力的,能给《活着》这部作品增加多少收视率也未可知。
更何况,李轩的人气更多的是在年轻人的企划和作品里,对《活着》有多少的号召力也未可知
只能说,看的到制片人的野心——但制片人还是不懂《活着》这部企划的受众啊,到最后可能反而不如陈创了这个演技深厚的绿叶。
如果要挑明星的话,听说一开始就选了江文,选了王志汶,但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请到他们,最后给了李轩这个北电的新晋小明星,主角咖,明星学生,来‘捡漏’了。
而当李轩来到剧组报到的时候,剧组里诸位觉得的‘怪味儿’就更浓郁了。
英俊,年轻。
和他一比,年轻貌美的家珍都显得像‘大姐姐’了
而此时,凤霞他们的演员味道就更怪了——我了个去,这可是我爹呢。
好年轻的爹啊!才二十多吧的!
朱正文此时就看着李轩,表情也变得有些古怪,主要是这青年人,看着真的挺帅气,模样就很是周正,确实是有一些‘明星’的味道。
也不愧是北电出来的人,像陈创这种长相就反而是异类了。
“大家好,我叫李轩,接下来的时间还请多多关照。”
此时,李轩就乐呵呵的一笑,这阳光灿烂的笑容,看的朱正文的心中还闪过了些许的恶趣味还挺阳光开朗乐观的。
也不知道拍了《活着》之后,还能不能笑的出来这部作品,专门针对乐天群体
甚至有人看着剧本都已经有些觉得压抑了——女主角刘敏涛,就不止一次的在说,原作者余桦还真不是人,这种书都写的出来,他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创作这部作品的,创作的时候,又承担了什么样的压力。
有很多人不了解,但是朱正文是知道的,余桦在创作的时候,他是怀揣着快乐来创作的。
演员们的抑郁,反而是他的快乐源泉。
剧组还专门请了抗抑郁的医生,在剧组里待命的不开玩笑,对于一些剧组而言,这已经是必备的东西了。
毕竟有一位传奇的男演员。
就因为忧郁的问题,而从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一生。
特别是这种文艺片的剧组,对于演员精神状态的伤害就只会更深。
为了演员的身心健康着想。
特别是这种题材。
还是要配一个随行的医生。
不过朱正文也看着乐呵乐呵的李轩,也不无恶意的想着,你可能真的就不知道接下来要演的是什么啊
“活着的剧组啊让他演福贵的话,我还是有些担忧呢,毕竟他可是大名鼎鼎的余桦的作品。”
“之前说让他演春生的时候,你就没有一点感觉,现在轮到让他去演福贵儿了,你反倒畏首畏尾的。”
“那能一样吗,人家春生一辈子多顺,福贵儿这一辈子才是倒霉鬼的化身啊。”
此时此刻。
王劲崧的表情都不无担忧。
就是在心疼自己的学生,驾驭不住那种精神状态,听说当时葛佑拍的时候都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虽然这么说可能有点营销的意思在里面,但也可以说明这部作品,他确实会让演员的精神状态不太好。
因为活着就是他妈的这样的一部作品。
一部让人能感觉到悲伤的作品。
王凤升此时就有点哭笑不得。
你这宠溺的态度就太明显了吧,而且他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他能够顶着资本的压力走到现在,这个能力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就这抗压能力,他也没见几个人有。
普通人听到资本要针对他,不说是肝胆俱裂吧,起码也是个尿裤子的。
让他去演《活着》。
应该是能拿捏得住的。
不过,他在主角这个位置上,想要向前走下去的话,就是拿奖项,奖项就是演技最真切的证明。
你的奖项好。
那证明你能够拿捏的演技就好,决定了你的深度。
还有作为主角的收视率,你扛收视率的能力,决定了你的片酬和知名广度。
有些人够深,但是广度太窄了,一辈子混个影帝什么的,到最后藉藉无名的也大有人在是的,就是拿到了视帝影帝,最后也有可能籍籍无名,这件事就太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