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他大哥始毕可汗,率二十万骑突袭北巡的杨广,也是把杨广围在雁门城,
雁门郡四十一城,被他们攻占三十九城,
但最终还是没能拿下雁门,不得不撤回关外。
他去年率十万军围攻雁门,被李大恩守了月余不得下。今年好不容易抓到机会,把李大恩两万人歼灭于雁门关外。
乘势再围雁门,本以为李大恩死了,雁门城唾手可得了,谁知这个刘世让,比李大恩还能守。
午后天气闷热,颉利烦躁无比。
高开道的攻城器械打造的太慢了,
尤其是砲车,离完工还有很久,没有砲,没有很多砲,这座门城很难攻下。
可现在,唐军不再是坐视不理,李逸一步步逼近了。
“谁有办法可劝降刘世让?”
颉利可汗的话,没有人接。
对刘世让的劝降一直没停过,各种各样的丰厚条件,从最初的封特勤,再到封设,甚至后面颉利都许诺封他南面可汗了。
这个南面可汗,突厥都许诺过好几个人了,但也算是突厥能拿的出手的最大的封赏,可刘世让不为所动。
什么南面设,什么雁门王,通通不感兴趣,就算封南面可汗、晋王,刘世让都懒得搭理。
每次面对劝降,就一个字,战!
虽然这些年许多中原枭雄向突厥称臣,接受狼头纛和册封,可偏偏这李大恩、刘世让却硬的很。
劝降不成,强攻不下。
徒奈何也。
颉利让人把几位唐使请来,
还特意用烤全羊招待。
他之前跟李渊已经达成口头和议,李渊送公主和亲颉利,两国休兵友好,颉利可汗成李渊的女婿。
当然,李渊答应每年赏赐金帛。
长安坚持用赏赐二字,颉利则在意的是金帛的数量,他知道中原人好面子,但草原人更看重实惠。
是赏赐还是进贡,用什么说法不重要,重要的给多少。
李渊开始答应每年赏赐十万匹绢,但颉利要求三十万匹绢和十万贯钱。
最后达成的结果是每年二十万匹绢,以及三千两黄金。
另外就是大唐继将河套的丰胜二州割让给突厥牧马后,再把雁门关外的云朔二州也割让给突厥。
原本颉利还要大唐把蔚州、北燕州一并割给突厥。
突厥把云朔交给苑君璋,把蔚、北燕州交给高开道,这两个割据势力,成为突厥附庸,甚至让他们都向隋王杨政道称臣,二人成为后隋朝廷的行台、封王。
这朔方的梁师都一起,成为突厥人的三条看门狗。
只不过,李渊有李逸在蔚州,心中有底气,不肯在这方面让步。
最终也只是同意不再出兵雁门关以北。
当然,这个和议,其实只是颉利的缓兵之计,
他倒是真心想娶大唐公主,
可却不打算马上撤兵,他想攻下雁门城,然后率军至并州,若有机会,就洗劫太原,甚至南下汾晋,大抢一通,到时迫李渊签城下之盟,
进贡,甚至称臣。
没机会打下太原,那就抢完再走不迟,到时太原以北,便交给苑君璋、高开道等人。
“诸位,请坐。”
四位唐使进来,颉利难得面带微笑很客气。
襄武王李琛对颉利的微笑没半点好脸色,朝廷跟突厥议和,结果他被扣在突厥近一年不说,现在居然还把她妹妹阿五和亲突厥了。
李琛坚决反对,但可惜这次和亲,没有人问他意见。
“我与大唐天子已经达成和议,天子也答应了我的请婚,并已经把襄武王的妹妹册封为长平公主,将嫁给本汗。
襄武王,你以后可就是我的妻兄了,咱们是一家人。”
李琛冷着脸,出使突厥,被颉利扣押,甚至后面受尽折辱,牧羊放马,睡羊圈里,颉利的宴会,经常被带去,让吟诗跳舞,还只给白水煮的羊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