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那些旧部已经不在了,当地肯定也流传着关于毛文龙的事迹,有你们在,还是可以收服一些当地人心的。”
“如此一来,更利于大军行事!”
作为长子的毛承祚率先开口,语气坚定而诚恳。
“殿下,臣等皆是大明的臣子,但凡朝廷有用得到臣兄弟几人的地方,臣等决不推辞!”
毛承禄和毛有杰也赶忙俯身拜倒,齐声说道:
“太子殿下,臣等愿意为大明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事实上他们心中清楚,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处,朝廷给予他们如此丰厚的赏赐与荣耀,自然是希望他们能够为朝廷效力的。
而他们本就是武将,保家卫国、为朝廷尽忠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更何况这还关乎着已故父亲的名誉与家族的未来,他们又怎会推辞?
朱慈烺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露出欣慰之色。
“当年毛文龙能做到的事情,你们身为他的儿子,本宫相信你们也可以做到。”
“本宫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行了,下去休息吧,明日早朝之时,陛下会亲自接见你们,你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三人听到这话,赶忙再次拜谢。
“多谢殿下提醒!”
“臣等必不负太子殿下所托!”
随后,三人这才退了下去。
离开东宫之后,毛承祚三兄弟只觉得浑身轻松,神清气爽。
就连脚下的步伐都变得轻快起来,仿佛身上的重担一下子都消失了,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满心只想着为朝廷建功立业的那一天。
或许在这之前,他们对于朝廷还是有些许恨意的,毕竟明明是袁崇焕冤杀了他们的父亲,可十几年来,朝廷却一直没有为他们的父亲平反。
在此刻,这些恨意却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朝廷给的太多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天早上。
朝堂之上,大臣们早早地便来到此处,等待着上朝。
紧接着,当众人看到崇祯出现在龙椅之上时,皆是微微一愣,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毕竟崇祯可是快一个月都没有上朝了,如今突然出现,怎能不让人感到惊讶?
不过很快众人便反应了过来,然后按照规矩拜见了崇祯。
紧接着,王承恩那尖细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内阁首辅薛国观便率先站了出来,朗声道:
“启禀陛下,臣有本启奏。”
崇祯自然知道薛国观要说何事,因此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爱卿请说。”
薛国观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启奏陛下,前不久,朝鲜使臣来到大明,说是近日来,日本不断侵扰朝鲜,而建奴对于这种事情一概不理,朝鲜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大明。”
“臣觉得朝鲜虽然已经不是大明的藩属国了,但毕竟曾经两国友好,还是有必要帮助朝鲜对抗日本的。”
“内阁经过商议,想要请求陛下在朝鲜驻兵,以帮助朝鲜对抗日本。”
虽然朝廷早已下定决心要往朝鲜驻兵以牵制建奴,但是明面上却不能这么说。
毕竟在名义上,建奴也是大明的藩属国,如果公然以对抗建奴的名义往朝鲜驻兵,在道理上根本说不过去。
万一建奴以此为借口大做文章,那大明便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显得极为无理。
毕竟大明还是要脸的!
不过,这可难不倒心思活络的内阁大臣们。
既然不能拿建奴做文章,他们便将目光转向了日本。
反正近些年来,日本确实一直在侵扰朝鲜和大明沿海地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犹如禽兽。
秉持着帮助朝鲜抵抗日本的名义往朝鲜驻兵,如此一来,谁也无法说三道四。
就算建奴知道了大明的真实意图,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指责。
因为日本骚扰朝鲜沿海地区这件事,建奴也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他们本来就将朝鲜当作和日本的缓冲地带,根本就没心思去帮朝鲜对付日本。
而这,恰恰给了大明一个绝佳的机会,能够顺利地在朝鲜驻军,实现对抗建奴的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在听到这话的时候,众臣的反应也有些不太一样。
有些人一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因此只是在心中暗笑。
有的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觉得朝鲜真不要脸,明明都已经不是大明的藩属国了,怎么还求着大明帮忙打日本?
要知道之前万历年间的时候,大明可是帮助过他们打败了日本,可他们最后还不是成了建奴的藩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