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筛选下来的大概有一万三千多人。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身体素质欠佳、实在无法适应战场的宗室子弟。
没办法,毕竟这可是打仗,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通过筛选的。
按照之前既定的计划,这一万三千多人都要跟随各自的藩王回到原有的封地。
不过,众藩王心里也都明白,这仅仅是暂时的安排。
等到将来藩王被分封到海外之时,他们也会一同前往。
而藩王们也深知这些人日后将是他们在海外立足的重要根基,必然会对他们多加照顾。
不过并非所有的藩王都选择回到封地。
有几位藩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他们想要留在京城加入大明朱家军,上阵杀敌,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其中包括肃王朱识鋐、桂王朱由榔、鲁王朱以海,以及刚刚被恢复藩王身份的唐王朱聿键。
朱慈烺知道之后,自然也是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下来。
随后他即刻吩咐兵部,为这些藩王们安排了适合他们的官职。
这一消息传到大臣们的耳中时,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大明几百年来,哪有藩王担任官职的先例?
然而朱慈烺对此却毫不在意,因此他力排众议,依旧坚持自己的做法。
众大臣见此情形虽心有不满,但也深知太子主意已定,不好再多加阻拦,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总的来说,如今的大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稳步发展着。
这一天下朝之后,朱慈烺刚回到东宫没多久,马宝便匆匆赶来,道:
“太子爷,宫外有人求见。”
朱慈烺随口道:
“什么人?”
马宝连忙答道:
“奴婢不认识那人,但那人自称是水泥厂的官员高三喜。”
水泥厂?
朱慈烺听到这话瞬间来了几分精神,脑海中也立刻浮现出高三喜的模样。
他记得高三喜原本只是工部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吏,后来经自己提拔,才担任了水泥厂的厂长,负责水泥的生产事务。
想到这里,朱慈烺立刻说道:
“传他进来。”
不多时,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迈着略显拘谨的步伐走进殿内,此人正是高三喜。
一见到朱慈烺,高三喜立刻“扑通”一声跪下,恭恭敬敬地磕头,口中高呼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神色温和的说道:
“起来吧!”
等到高三喜起身之后,朱慈烺这才问道:
“你此番前来,莫不是水泥厂那边出了什么状况?”
高三喜听到这话,赶忙回道:
“回太子殿下,水泥厂一切运转正常,并无任何事端,臣今日前来,是有别的事情。”
“最近这段时间,水泥厂生产的水泥数量过多,库存积压严重,如今已到了无处堆放、无处可用的地步。”
“所以,臣特来向太子殿下请示,这水泥是否还要继续生产下去。”
什么?
朱慈烺听到这话,不禁差点笑出声来。
他实在没有想到,高三喜大老远跑来,竟是为了这么一桩事。
他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心中却迅速开始思索起来。
如今水泥过剩,看来得干点别的事情消耗一下了!
紧接着,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句话:
想要富,先修路!
只是一瞬间,朱慈烺就下定了决心,那就是接下来开始修建水泥路!
毕竟修路这事儿无论何时何地,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益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