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剩下年轻的女人,和年幼的女童,成为蒙古人的奴隶,继续承受着屈辱和苦难。
将西夏的蚯蚓都翻出来竖着劈开后,蒙古大军才护送着成吉思汗的灵柩,回归草原。
直到这时候,术赤才从钦察草原归来,向着成吉思汗的灵柩号哭不已。
成吉思汗有妻妾五百多人,其中有“可敦”封号的就有四十多人。
这么多妻妾,共分为四大翰儿朵,每个翰儿朵由一个“大皇后”主持。
第一翰儿朵大皇后,是铁木真的原配孛儿帖。
第二翰儿朵的大皇后,是古儿别速可敦,原太阳汗的皇后。
第三翰儿朵的大皇后,是也遂可敦。
第四翰儿朵的大皇后,是也遂的妹妹也速干。
铁木真的灵柩在每个斡耳朵停留一天,该翰儿朵的妃子们为铁木真举哀一天。
然后,才正式为铁木真举行葬礼。
依据幼子守社的原则,主持葬礼的既不是长子术赤,也不是铁木真指定的继承人窝阔台,而是拖雷。参加葬礼仪式的,则只有黄金家族的成员,以及赵朔、孛耀合等几位驸马。
首先由拖雷向成吉思汗的棺木敬酒,然后大家高唱《苏鲁锭之歌》,为成吉思汗送行。
最后,诸王率领三千骑兵,护送成吉思汗的灵柩往不儿罕山的深处的萨里川。
这块埋葬之地是成吉思汗早就选好的。
当初,成吉思汗出外打猎之时,来到萨里川,发现这里长着一棵孤树。
他坐在那棵孤树下,望着周围美丽的景色甚为满意。于是对身边的人说,这里作我的墓地正合适,就在这里做个记号吧。
今日,诸王就将成吉思汗葬在这里。
整个墓地不起坟茔,只是杀一只小骆驼为记号。
下葬完毕后,三千骑兵将方圆三十里内全部踏平,然后驻守在这里。
待来年夏天草木茂盛,再无墓地的痕迹,这三千骑兵才会离去。
以后即便诸王要祭奠成吉思汗,都只能凭借那头小骆驼的母亲。那母骆驼来到萨里川后的悲鸣之地,即为成吉思汗的安葬所在。
等时间再久远一些,母骆驼去世,诸王也找不到成吉思汗的墓地。
世间也就再没有任何人,能打扰这位世界征服者的安寝了。
不管怎么说吧,从成吉思汗去世,到完成成吉思汗的葬礼,足足花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然后,并没有举行忽里勒台大会。
因为很多蒙古世袭千户还驻扎在外,仓促返回,恐怕会引起当地不稳。众人商定,八个月多月后,也就是铁木真逝世一周年之际,人凑齐了,再召开忽里勒台大会,选出新的蒙古大汗。而在八个多月的时间里,就由拖雷监国。
赵朔回呼伦贝尔大草原休息了一个月之后,在三千黑骑的护卫下,往中都而来。
中都城外三十里。
一座三丈的高台,早已搭好。
“臣等恭迎燕赵、齐鲁、呼罗珊、吐火罗、北天竺、巴格拉季昂尼王国、西罗斯之王!”
当赵朔率军至此,登上高台之际,耶律楚材率领近千名官吏,十数万军民百姓,欢迎赵朔的到来,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人上十万,扯地连天。
十数万军民百姓齐齐跪倒,黑压压一大片,简直一眼望不见尽头!
赵朔当然事先早就知道,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迎接自己,
其一,赵朔受封为“燕赵、齐鲁、呼罗珊、吐火罗、北天竺、巴格拉季昂尼王国、西罗斯之王”,山东、河北正式成为他的封国。如此盛大的欢迎仪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就相当于他的登位之典了。
其二,这是山东、河北两地的地方官员们,代表军民百姓们提出的要求。
这不是官员们在拍赵朔的马屁,而是河北、山东近两千万军民百姓们的意愿。
赵朔自从全取山东河北,已经近十年了。这十年里,赵朔开科举,实行均田制,府兵制,鼓励工商。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但一重隐忧一直在地方官吏、军民百姓的心中萦绕难去。
这里不是赵朔的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