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们找的设计师,审美有问题。青砖灰瓦,完全是现代建筑的刻板印象。
唐代就有琉璃瓦覆顶,宋代官宦人家的庭院讲究四水归堂,回廊飞檐下悬着珊瑚珠串,夜间烛光摇曳时,珠光与月光交相辉映。
明清时期更是奢华,大户人家的宅邸连窗棂都要镶嵌云母片,屏风用紫檀木雕刻《百子图》,地上铺的都是云南进贡的大理石……”
柳雨菲顿了顿道,“可是我们的视频暂定的是,普通百姓的日常,奢华场景也不太适合呀。”
王德发故意凑近,差点跟柳雨菲脸贴脸。
“但也不能太普通啊,雨菲妹妹!你想想,观众看到的房子,屋顶是用茅草铺开,中间用油纸挡雨,遇到雨天还会漏雨。
院子铺的黄泥地,杂草丛生,农家还要养鸡鸭,沙子里混着草屑和谷壳,鸡爪扒拉两下就翻得乱七八糟。
围栏也不是木头,就一些树枝扎成的篱笆,风一吹就东倒西歪。这样的场景,观众看了只会觉得我们是在敷衍,缺乏真实感和美感。”
凌晏站在一旁听着,觉得还挺专业。
“一墨,他说得对吗?”
“对,又不对。”
颜一墨微微颦眉,细声细气地说道:
“这个也要分地区的,有些地区的农户,确实会简陋些,但也有不少讲究的。
比如我们江南一带,即便是普通人家,也会在门前种些花草,屋内陈设虽简单,却也整洁雅致。”
这些凌晏倒不熟悉,只能点头附和。
“柳学姐说,那哥们是历史学博士,研究古人的生活方式,还发表过很多论文。”
“论文是什么?”颜一墨问道。
“就是研究某个领域所写的文章,比如你们那时候有史官,会记下重要事件和人物言行,供后人参考,就有点像是论文。”
这个解释肯定不完全正确,但这样能让颜一墨更好理解。
“可是论文里边肯定没有腊月里饥民扒树皮充饥,拿茅草修补漏风的墙。
也没有……真正的古宅,是梁柱上蛀虫留下的孔洞,是灶台边烟熏火燎的黑印,是几代人用陶罐修补的裂缝。”
颜一墨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讨厌那个人。
给她的第一印象不舒服。
柳雨菲那边,有点被王德发给带进去了。
现在施工队还在拆除阶段,修改设计方案还来得及。
“那发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王德发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
“古建筑细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我现在只能给你简单建议,具体细节的话……不知下周末你有没有时间,我们找个地方喝几杯,再细聊。”
凌晏也发现不对劲了。
身为男人,最了解男人。
这家伙,镜片后的目光像沾了胶水般黏在柳雨菲身上。
当柳雨菲弯腰查看设计图时,他刻意凑近,视线顺着她微敞的领口滑向锁骨凹陷处,喉结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滚动。
那眼神,很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