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完一首歌,把统计结果展示给全小组,几个人都很惊讶。
跟猜测的完全不同!
王霁原本以为,自己很讨厌这首歌,应该有很多脑电波体现才对。
但似乎因为听得太多,已经完全免疫,只一开始有反应,后边跟本毫无波澜,就跟喝白开水一样。
凌霏霏以为,自己恢复期有意识修身养性,心态会很平和。
结果几乎每段强音位置,她都有明显的情绪波动。
张莹、张琇是双胞胎姐妹,有非常一致的爱好。
比如衣品、美食、电影、追星、综艺,这些方面口味基本都相同。
平时喜欢听的音乐也类似。
结果,对歌的感知点却差别很大。
甚至还不如跟金勇重合得多……
还有一个奇怪的点,除了第一次进副歌时,凌霏霏、张莹、张琇、金勇4人有相同反应,其余时候都不同。
哪怕后两段副歌力度更大,编曲也更聒噪,他们的脑电波都不再整齐。
结论只有一个字——
乱。
王霁见凌霏霏脑电波异动明显,询问道:“心脏受得了么?”
凌霏霏戴着感应器,把数据递过来:“心率最高107,还是正常范围。”
王霁这才放心,对袁洪山道:“一首歌不具备统计意义,袁哥,把近期最火的十几首都试试!”
单首歌随机性很高,可能正好卡在各人分歧点上,不能说明问题。
袁洪山又切到第二首——
《404号梦境》。
这首歌比刚才那首舒缓得多,是首电子民谣,bpm只有65。
进场是一段钢琴独奏,背景音加上了老式调制解调器拨号声。
歌词娓娓道来:
月光被数据流,折成锯齿。
我捡到一串你遗落的乱码脚印。
在缓存区最深层,有座游乐场。
旋转木马正加载到百分之七。
我们像两枚错频的星辰。
你往雨季退格,我向雪原缓存。
……
这首歌的统计跟刚才又有不同——
“1秒,霁。”
“8秒,莹、琇。”
“14秒,霏、琇、勇。”
“25秒,霏、莹、勇。”
“33秒,琇、勇。”
“42秒,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