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爸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你在家里干活能挣几个钱?”
赵静不满地道:“一个月三千呢,走路几步就能到,天天在家吃饭,没什么消费,我一个月起码能攒两三千,怎么就不挣钱了?”
“那能一样吗?”
“咋不一样了?”
李红丽拉住丈夫,让他别说了。
“静静又不是一直在家里待着,这些年不都一个人在外边?回来起码还能给你爷俩做口热乎饭,还能靠她一个女孩子养家吗?”
“行了,就留家里吧。”
赵静她爷也帮忙说话。
就这样,赵静给自己争取到短暂留家休息的机会。工友们联系她,问她打算换哪个厂上班,赵静可嘚瑟了,“今年不出去,在家找了个活。”
她对目前的生活十分满意,从她家去夏芜家,走路也就几分钟,每天呼吸着新鲜空气,吃的都是自家种的有机蔬菜,赵静感觉自己都有点变漂亮了。
尤其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天气转暖,在路上走着,一阵春风吹拂,那真叫人生难得的享受。
夏芜在山上种的果树,成活率高达百分之百,春天一来,发新枝,冒新芽,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她把养鸡鸭鹅的事情提上日程,带着懂行的刘桂珍去镇上赶集。
春天的市集卖什么的都有,竹篮子里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探头望去,新黄色的小鸡仔挤成一堆。刘桂珍蹲下身子,随手抓了几只查看,“大姐,你家鸡苗咋卖的?”
“两块五一只,都是自家养的母鸡敷的蛋,好着嘞。”
“我买的多,两块卖不卖?”
“你要多少?”
“一篮子有多少?”
“这一篮子起码有六七十只啊,你要是全要,我就给你算便宜点。”
“行,你数数多少只。”
卖鸡的大娘另找了个篮子,数了起来,共有六十七只小鸡,“你全要的话一百五十块钱拿走。”
“公的多还是母的多?”
“哎呀,肯定是母的多啊,带回去养几个月就能下蛋了。”
刘桂珍也没耐心一只只掰开鸡皮肤查看性别,掏了一百五十块钱把鸡仔给带走了。
“鸡苗没有母鸡,起码要在家里养一两个月,等它们大一些再放山里,不然估计都等不到夏天就一只不剩了。”
夏芜点头,她不懂,就听妈妈的。
集上卖鸡鸭苗的比较多,卖鹅苗的不多,而且一只鹅苗就要十五块钱。
刘桂珍跟人讨价还价也没用。
回到家,杨国俊把后院的猪圈给改造了一下,分出三个区域,把鸡鸭鹅都给分开,这些小家伙都要养一段时间才能放山脚下,不然一点自保能力都没有。
山上的果树开花,远远望去粉的白的,像是花雾一般藏在山林里。
枇杷树过了开花的时节,开始挂果,都不用翻开叶片就能看见上面青色的枇杷果。
夏芜打算把蜂箱挪个地方,放到另一边的果树林里,怕影响枇杷蜜的纯度,就带着哥哥一起上山取蜜。
她没有请朴爷帮忙,前几次看朴爷的操作,她在心里演练几次,做好防护就自己上手了。
把巢脾取出来割出蜂蜜,最后再重新封箱,一切都很顺利。
取出来的枇杷蜜应该还有十来斤。
年前取的那一批枇杷蜜,最后都被季老爷子给包圆了,听说效果不错,夏芜也没仔细问过。
回到家里,她给家里人冲了枇杷蜜,喝着味道挺好,喝多了喉咙似乎真有清凉通透之感。
正好春季容易咽喉干,夏芜干脆把枇杷蜜自留一部分,泡给家里人喝。
总不能把好东西都往外卖,自己人一点好都享受不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