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没有评上优秀的村庄,也会发一个鼓励奖、进步奖或者参与奖之类的,以资鼓励。
到时候,为了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各个村的平均亩产量都会正式公布出来。
这个办法是陈松提出来的,印刷这些奖状和荣誉证书的钱,也由他全部包圆了,根本就花不了几个钱。
但这种荣誉感却立马提上来了,将来村支书们会更加用心地去指导,村民们见到别的村的收入比自己高,也会更加用心的去种大棚。
截止到昨天下午的时候,需要各个村支书和村民们做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全部完毕了,只等着陈松的卡车过来拉货了。
……
冬季的大棚蔬菜,运输是个大问题!
如何既能防止蔬菜被冻坏,又要防止底下的蔬菜被上面的蔬菜压坏,保持一个良好的卖相,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所以早在很久之前,陈松和刘正平商量运输办法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也想出了解决方案。
由于他不可能一直在河东村里待着,所以就让村支书张金忠帮他跟村民们订购了一批草垫子。
就是那种由干茅草编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垫子。
村民们需要自己去后山上收集干茅草,然后按照陈松指定的厚度、长度和宽度编织出来。
陈松会按照每张垫子2毛钱的价格收购。
这对村民们来说,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干茅草都是现成的,在鳌山上就有的是野生的,不需要成本。
村民们只需要花点时间和体力,编织成草垫子,就可以卖给陈松换钱。
现在是冬天,庄稼地根本没法种,大棚又是每家只有一个,用不了那么多劳动力,所以那些闲着的人就可以靠这个草垫子赚点外快了。
到时候,陈松就可以把这些草垫子铺在卡车后斗里,四周的铁板上也用浆糊粘上一层,就可以形成一个简陋的保温层。
另外,陈松还让张金忠帮他跟村民们订购了一批棉被,也是按照他制定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来缝制。
棉花,和被面的布料,由陈松来购买,村民们只收个手工费。
被面的布料都是用的最便宜的,反正陈松也不是用来自己盖的,而是要等卡车收满蔬菜之后,盖在蔬菜的顶上,用来保温的。
而刘正平这边,则是根据陈松要求的尺寸,找全县的木匠订购了一批木框,就是那种由木板或木条拼接出来的木箱,有的还漏着缝隙。
不需要多么光滑和精美,只要够结实、带盖子就行。
对于木匠来说,这简直就是很轻松的小活儿,一天就能做出好多个。
当然,价格也肯定不会贵了。
这些钱都是由陈松来出的。
对于陈松来说,这些都是小钱,当即就把钱付清了,不需要赊账。
但收上来的蔬菜,肯定是要先赊账的,等陈松把蔬菜卖出去之后,再把钱款付给菜农们。
因为即便是以陈松的资金实力,也吃不下这么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