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下坪村像过年一样热闹。
男人们负责按照赵金花的要求打造展台构件,女人们忙着准备展示用的野菜干货。
小伟最积极,天天追着李冰学怎么用那台新买的相机,说要给“咱村的宝贝”拍照。
只有赵金花心里压着块大石头——开幕式表演。
每当想起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做野菜团子,她的手心就冒汗。
出发前夜,赵金花把准备好的食材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小伟趴在炕上翻看新做的宣传册:
“妈,你看这张照片多好!
你揉面的样子像在跳舞。”
赵金花凑过去看,照片上的她围着蓝布围裙,双手沾满面粉,窗外的阳光给她的轮廓镀了层金边。
她都不敢相信那是自己。
“妈,你紧张吗?”
小伟突然问。
赵金花叹了口气:
“妈怕搞砸了,给村里丢脸”
“你记得陈教授说的话吗?”
小伟坐起来,学着教授扶眼镜的动作:
“‘传统技艺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
你就做平常做的野菜团子,就是最好的表演!”
赵金花鼻子一酸,把儿子搂在怀里。
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懂事了?
省城的高楼大厦看得赵金花眼花缭乱。
博览会安排的招待所白得晃眼,她都不敢坐那雪白的床单上。
同屋的刘芳倒是自来熟,一会儿摸摸电视机,一会儿研究抽水马桶。
“金花姐,快来试试这拖鞋,软得像踩在棉花上!”
赵金花刚换上拖鞋,敲门声响起。
开门一看,李冰身后站着个穿西装的男人:
“赵大姐,这位是博览会的王主任,特意来看望您。”
王主任热情地握手:
“赵老师,久仰大名!
您的表演安排在明天开幕式后的第一个节目,十分钟时间。”
“十分钟?”
赵金花声音都变了调:
“我做一锅团子至少要二十分钟”
“没关系,可以提前准备半成品。”
王主任笑着说:
“重点是展示技艺的过程。
对了,您有表演用的服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