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压低声音:
“赵乡长虽然停职了,可他那些亲戚还在镇上”
李冰神色一凛:
“他们找您麻烦了?”
“那倒没有。”
老张头摇摇头:
“就是放话说,这改良计划长不了。”
李冰握住老人粗糙的手:
“张叔,这次有县里支持,谁也拦不住。
您看”
他指向墙上的规划图:
“这片就是您家的地,改良后种有机水稻,县里已经联系好收购商了。”
老张头眼睛一亮:
“真的?
价格”
“比普通稻谷高两倍。”
李冰笑道:
“而且合作社统一销售,省去中间商。”
老人终于露出笑容:
“那算我家一份!”
第二天清晨,村口就热闹起来。
两辆印着“农业科技下乡”的面包车驶来,后面还跟着县电视台的采访车。
副县长第一个下车,握住李冰的手:
“李冰同志,你们这可是全县的标杆啊!”
农科所的专家们直奔试验田,蹲下身仔细查看土壤状况。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抓起一把土闻了闻,惊喜地说:
“腐殖质含量明显提高了!”
刘芳带着几个年轻人跟在专家身后,笔记本记得飞快。
李冰注意到,她不时提出专业问题,引得专家频频点头。
中午的座谈会上,气氛热烈。
老教授推了推眼镜:
“根据检测,你们采用的"绿肥—菌剂—有机肥"三位一体改良法,效果超出预期!”
副县长当场宣布:
“县里决定追加二十万科技扶持资金!”
掌声中,李冰看到陈志远悄悄抹了抹眼角。
下午,李冰带着电视台记者走访农户。
来到老张头家时,老人正和几个老伙计在院里编竹筐。
“这是我们的传统手艺。”
老张头自豪地展示着精美的筐子:
“改良土地要时间,这期间大家也不能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