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陈光聪的信就比较简单,特意交待他——假如战争结束,想办法在美国购买船只,然后回来发展航运业。
陈光聪手中也有钱,陈光良上次去美国,和律师、杰克达成协定——房租每年的利润,由他弟弟保管。也就意味着,陈光聪每年有将近15万美金的收益,而且蒋梅英还会指点他炒军工股的。
这些信件,陈光良也不担心有‘泄露’的风险,毕竟他相信孔令仪不会那么做。另外,信里也没有什么,最多也就是陈光良对这场战争的信心和乐观。
严人美‘调皮’结束后,说道:“信件我先保管,等令仪出发前再交给她。”
陈光良笑道:“知道啦,要不要我给你写封情书啦?”
“要,当然要,只要你写,我就要!”
陈光良顿时感觉是给自己找麻烦了,事实上,他不是一个不懂浪漫的人,只是写情书确实没有尝试过。
不过接下来,严人美挽着陈光良的脖子,如同少女般羞涩的说道:“良哥,我们再要个孩子吧,我也想要一个女儿!”
三个儿子确实让人羡慕,但没有一个女儿,特别是严人美和陈美怡待过,自然对女儿一直心心念。
如今,距离她第三个孩子出生已经三年多,她感觉自己又能生了!
陈光良笑道:“万一还是儿子怎么办?”
严人美只得说道:“拼一把也好,生不出我就只能遗憾了,更何况美怡也和我亲近,以后就当自己亲女儿了。”
陈光良也思考起来,距离抗战结束还有三年八个月,明年孩子出生的话,届时带到香港的路上,也没有什么不方便。
“真还要?”
他考虑到严人美的意愿,认真询问到。
实际上,他已经挺满足目前的子女情况:5男1女。
严人美知道,此时的陈光良是真心的,她说不想再生,这个男人就不会再要。
但她确实从心底要拼一把女儿,当然也是最后一把。
“要抱我去卧室!”
第二日,陈光良精神抖擞的和严人美一同下楼,一家人一起吃早餐。
早餐已经很简单,每人一碗白粥,再加一个鸡蛋,以及一个包子、一碟咸菜。
当然这样的早餐,已经是有钱有权吃的了,只是相对以前的生活水平,陈家已经降低不少。
“今日米价、肉价、菜价,又涨到多少了?”
一直跟着陈家做女佣的秦妈,当即说道:“中等灿米43元一斗(12斤)、猪肉四元一斤,菜市的价目,近来也在飞涨中,时新的豌豆要卖十元一斤,连平常的包菜、芹菜之类,每斤也要售三四元”
陈光良点点头,随即说道:“国事艰难,我们家的生活只需要保持所需要的营养即可,特别是大米、面粉尽量少吃,鸡鸭鱼猪肉及蔬菜,则可以弥补。但无论怎么样,都不能浪费。”
秦妈说道:“陈先生,您又不差钱,且还在大作慈善,生活大可不必这样委屈自己。”
陈光良随即说道:“不是委屈自己,也不是委屈大家,而是在保证能吃饱、营养够的前提下,我们要节约粮食。我有钱是不假,但如果能把我的钱,买到不占用我们华夏人口粮,也就是能从海外进口的粮食,我出大价钱都无所谓。关键现在后方粮食吃紧,我们每浪费一顿粮食,可能就因此饿死一人。”
秦妈连忙说道:“嗯,我会安排厨房每顿适量。”
陈光良点点头,又说道:“剩菜剩饭不要倒,下一顿直接端上来,谁要是剩饭,谁就接着吃。”
三个孩子一听,连忙大口吃了起来。
“好的,其实我们吃吃剩菜剩饭也没事的!”
“什么叫做没事,你们为我工作,如果吃我们的剩菜剩饭,岂不是没有尊严,每个人只需吃自己的剩菜剩饭。”
“是,那我下去忙了!”
吃饭饭,大家都实行了光盘行动。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
“你们三个要听好了,现在很多人都还在挨饿,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就拿沪市的一篇文章来说,作者描述了自己用二元六角钱买回一升米的过程。他来到米店时时间还早,但店前已排起了长蛇阵。终于等到米店开门,轮到自己买米,递进钞票,卖米的人却嫌钞票太烂,作者在愤怒中想到母亲还等米下锅,只好忍气吞声,用二元六角只买到了一升米。在文章的末尾,作者感慨地说:我真想哭,足足地站了四小时,挤,打,骂,酸,痛,饿,为了‘一升米折腰’呀!”
“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就是前线的战士,每天也只能吃一粥一饭,更是缺棉缺单,常年穿一件衣服,衣服里面更是有大量的跳蚤。”
已经8岁多的陈文杰,震惊的说道:“大家这么的贫困?”
陈光良说道:“是整个国家都这么贫困,所以你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好的,爸爸”
以他的财富,大吃大喝当然不是问题,而且陈光良在1937年前,也不经常讲‘节约’这个词。但在这一阶段,陈光良看到了太多的穷苦人生活,再加上这是抗战时期,后方严重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