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令的想法很简单。
既然卫所给了他一个低的不能再低的小旗官的身份,那说到底他也是卫所的一员。
既然决定要剿匪,那就一定要去找卫所的人。
他学会用自己手中的一切,要把自己后世带来的那种怪心思刨除,芝麻大小的官也是官。
不要害怕小官丢人。
先前余令就是这种心思,因为好强,他害怕别人认为他的官是买来的。
如今,余令彻底的看开了。
卫所的人才是最强的,尤其是停留在武功县卫所的人那才是真正的精锐。
他们南望整个关中之地,北望城墙外的蛮族。
在地理位置上,武功成为了连接中原和西北的重要通道。
此外,武功县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官营茶马贸易走的就是这里。
余令知道茶马分为三条大线路,西域,草原,吐蕃。
四川的茶马古道对应的是吐蕃,陕西这边主要是草原和西域,京城那边其实也有一个,和女真人做生意的。
只不过叫互市。
武功卫所囤有战兵,一旦有战事来临,这群时刻训练的军人就会出动。
镇压哱拜之乱时这群人就动了,直接开动到宁夏。
武功县就属于右军都督府之下的一个大卫所,也叫陕西都司。
因为地理上的优势,这里历朝历代都屯兵,也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从汉朝开始到现在都是如此。
余令今日带着茹让就是要回卫所。
余令准备说一下自己的计划,想去借点人,如果能借点火器就更好了。
虽然年龄小,是大人眼里的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可余令就是想试一试,因为出名真的要趁早。
这就跟后世做销售一样,要想领导关注你,只要你业绩出彩,领导自会找你。
方法很多种,但道理却是亘古不变。
余令太需要一块砖把自己垫高。
和小老虎已经约好了,自己也放出大话了,今后要在朝堂上相见。
光靠读书,或许可行。
但读书的水分太大了,也太慢了。
这里夹杂了太多的人情世故,余家连末流家族都算不上,不可能存在人的名树的影。
在那些大家族里。
人家一听你的祖上是某某,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就算你的学问一般般,人家也会认为你的家世在那里。
你的学问一定不差。
所以……
余令的打算就是用剿匪来立功,让自己的名字住进那些大人物的脑子里,只要自己好用,可以用。
那自己就算成功了。
至于吃亏,肯定是要吃点亏的,余令已经做好了吃亏的打算。
总想赢肯定不现实,坐到那个位置的没有傻子,他们才是领导。
戚继光十六岁就承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位列正四品。
茹让十四岁就管理着整个茹家,把家里管得井井有条。
余令知道,年龄其实并不是阻碍自己的鸿沟。
能力才是。
所以,出名要趁早,等到二十多岁,就算干出了一番惊艳的事情,那也都会大打折扣。
年龄本就是双刃剑,是刚过易折,木秀于林,还是伤仲永,全看自己的心。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茹让抬起头来:“啥?”
余令笑了笑:“没啥。”
刘指挥佥事已经知道余令要来了。
因为昨日修允恪已经回到了卫所,把这个事情给禀告了上去。
刘指挥佥事本不想去见这一个小小的小旗,但他不知道余令和王安面前的大红人沈毅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