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学反应极快,就地一滚,巧妙地躲开了机枪的疯狂扫射。
子弹打在他身旁的土地上,溅起一片尘土。
就在这时,这边的王丽抓住战机,大声命令三排发起冲锋:“弟兄们,冲啊!
杀鬼子!”
三排的战士们如潮水般朝着日军冲去,喊杀声震天。
日军小队长看见敌军气势汹汹地冲来,心中大惊,赶紧又命令机枪手调转枪头。
然而,日本士兵还没来得及把枪架好,就被躲在左翼的赵伟学瞅准时机,抬手一枪。
子弹带着呼啸的风声,精准地命中了那机枪手的头部,只见那日军脑袋一歪,当场倒地身亡。
那些刚刚从鬼门关走过的国军士兵,目睹了赵伟学这一系列勇猛无比的举动,不禁热血沸腾。其中一个国军士兵忍不住对身旁的战友说道:“兄弟,你们长官如此勇猛,我真是打心底里佩服啊!”
“是啊,跟着这样的长官,打鬼子心里踏实!”
另一个士兵附和道。
在赵伟学和王丽等人的奋力拼杀下,日军的阵脚大乱。
但日军小队长仍在负隅顽抗,他挥舞着军刀,声嘶力竭地指挥着剩余的日军继续抵抗。
而此时,赵伟学再次看见日军小队长挥舞着军刀,挣扎着站起身来,眼中还闪烁着凶狠与不甘。
他眼神一凛,毫不犹豫地举枪瞄准,“砰”的一声枪响,子弹如流星般飞出,精准地击中了日军小队长。
只见那日军小队长身体猛地一震,随后缓缓倒下,手中的军刀也“当啷”一声掉落在地。
此时,剩余的日本兵在三排如猛虎般的冲锋下,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很快便被全部消灭。
硝烟渐渐散去,战场上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火药味和血腥气。
赵伟学迅速做出反应,立刻命令道:“打扫战场!”
同时,他以国民党中校军官的名义,对那些慌乱逃窜的国军士兵进行收编。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有一种让人信服的魔力。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赵伟学这个冒充的军官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成功收编了79师和川军16军的溃逃士兵多达七八百人。
王丽看着日益壮大的队伍,不禁感叹万分。
她回想起曾经的西山游击大队,经过两三年的艰难发展,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三四百人。
而赵伟学呢,从火车上被救出来那天起到现在,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从寥寥几个人发展成了接近一千人的部队。
他可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啊!
想到这里,王丽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个男人而骄傲,脸上不禁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而这些收编的士兵,在这两三天里,亲身见识到了赵伟学的机智勇敢。
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赵伟学对士兵丝毫没有官架子,总是亲切地与大家交流,关心每一个人的情况。
这让士兵们对他充满了敬佩与爱戴,纷纷死心塌地地追随他。
赵伟学深知,日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加大对周边地区的围剿力度。
为了躲避日军的锋芒,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带领部队进入深山,前往鸡公岭与谢婉婷他们汇合。
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进,在半路上,又遇见了林海轩。
只见左手负伤的林海轩,正带领着30多个兄弟,刚刚躲避了日军的一次埋伏,此刻正在树丛中休息。
当他们听到有队伍靠近的动静时,心中不禁有些慌乱。
待看清是国军部队后,这才稍微心安。他们迅速走出隐藏的地方,向士兵们打招呼。
这时,一个中校军官朝着林海轩走来。
林海轩正要敬礼时,突然发现来人有些面熟。
赵伟学呵呵一笑,说道:“林排长,咱们又见面了。”
林海轩定睛一看,惊喜地说道:“赵队长,原来是你们呀!
可把我给盼来了。”
他的眼中满是激动与欣喜,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赵伟学关切地看着林海轩的伤,问道:“林排长,你的手怎么样了?”
林海轩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说道:“没事,赵队长,就是点皮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