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大人……杀啊!”
在麦肯特少将的身先士卒带领下,兰开夏营的白人官兵们奋起余勇,与数倍于己的强敌血战到底,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
大概齐是这么个意思。
不得不说
麦肯特少将能够在非洲坐稳四年,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终于迎来了保罗少将投降的时刻,不是没有缘由的。
首先文学功底就比较深厚,特别擅长写一些煽情的报告,送到伦敦将一众高官感动的哇啦哇啦的,觉得真不错。
在东非那么艰苦的地方坚持战斗,还要什么自行车?
至于损失的两个英印旅兵力,麦肯特少将根本就没有麻烦伦敦,而是直接写了一封长信,寄到了与自己相好的英属印度总督府,随信件许诺了不少好处。
那边厢
直接用船给麦肯特少将塞了八千多名印度士兵过来,并且放出豪言,损失多少补多少。
在印度别的不多,这种炮灰随便一扒拉就是几万几十万,算得了什么个事儿?
多多马战役过后,东非形势大致也就稳定下来了。
大楚帝国东非皇子联军所部,不出意外的占领了既定地区,也就止住了进军的脚步,开始稳固地区统治了。
这无非是修桥铺路,建设城市建筑,修建水渠,水坝之类,那都是传统华人的基本技能,走到哪里都忘不了。
这些非洲的城镇没一个像样的,全部都需要推倒了重来。
好在俘虏了三四百万黑人部族人口,劳动力相当充沛,在有规划的指导下,仅仅几个月时间,就令东非地区面貌大为改变。
一条又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延伸开去,基本上都是沙石路。
按照非洲修建公路的一般规律,这种沙石路至少要存在5~7年,才能彻底将路基压实了,期间要不停的修缮,最终才能成型。
道路两边都栽植了高大的乔木,砌筑了大量引水沟渠,将原本粗放式的种植,变成大规模产业化种植,生产出大量粮食。
对于东非皇子联军而言
既然占领了既定的地盘,剩下的就是好处分润了,没必要继续南下火中取栗,为他人做嫁衣裳。
最多南下多圈些地盘,当前最紧要的是先建国,把好处实实在在的拿到手就行了,别的都是次要的。
联军司令官楚-郑汇少将确实希望举兵南下,打出一片大大的疆域,关起门来做国王也滋润的很。
可架不住众口难调,其他皇子不干了。
最终也只得散伙,毕竟能够有父皇那样远见卓识的君主太难得了,几百年才出一位。
于是在1916年1月
进军东非开拓的各皇子纷纷宣布建国,先后建立了6个王国,从印度洋西岸一直延伸到三大湖地区,算是各取所需。
各王国间最大的一项工程,那就是北方铁路延伸段,从月光湖城一直向东延伸1300余公里,直达印度洋西岸潘加尼港。
这条铁路将六个王国与西非七州联通在一起,共同铸就了铁路大动脉,使得各国的农牧产品能够畅通无阻的运输出去,赢得了发展的宝贵资金。
在欧洲战火纷飞的时代
只要有大量的粮食运输出去,根本不用担心卖不掉,最多赊账而已。
大楚帝国各大皇家银行贷款做的风生水起,主要就是英法两国,剩下的还有其他协约国军事联盟中的西欧各国,唯独没有沙俄。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早已颁旨,不允许给沙俄借贷资金,违者严惩。
1916年初这时候
欧洲参战各国已经打出了真火,扎堆的在东线战场和西线战场打生打死,在意大利又开辟了南线战场,在奥斯曼帝国又开辟了加里波利战场,敌对双方上千万的官兵舍身忘死的血战,打成了一锅粥。
楚、美两国间的矛盾,在法英等国的极力斡旋下,终于暂时平息,好不容易过了一段安稳日子。
这期间,
美利坚托马斯-伍罗德-威尔逊总统被公众舆论和报纸喷的快自闭了,《费城自由报》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爱哭泣的托马斯”。
意思就是遇到事儿就慌了,得趴在妈妈的怀里哭泣,支愣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