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二人一边聊着天,一边继续等着消息,时间就来到了晚上八点。
在这两个多小时中,徐世昌将东北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都给锡良细致地介绍了一遍,尤其重点讲解了该如何与倭国人、沙国人打交道的事,而谈话的重心也终于落到了铁路上面。
徐世昌手指沾着水,在茶几上画出了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轮廓,手指不断点着这一横一纵的两条水线。
“清弼啊,东北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再如何发展都不会有实质结果的。”
锡良对此表示认可,眼中也满是忧虑之色。
“这件事在我来之前也反复考虑过,但实话讲真没有一点头绪,不论是跟沙国还是倭国比,我们的各方面实力都差太多了,想要夺回这两条铁路难如登天。”
“所以咱要换个角度考虑这事。”
“哦?”
锡良此时已经意识到,徐世昌这一晚上绕圈子,好似就在为了眼前做铺垫呢。
“你详细说说。”
见时机成熟了,徐世昌便将阿梅利国打算投资修建“锦白”铁路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讲的过程中还特意强调了巡防营统领杜玉霖在这其中起到的穿针引线作用。
锡良默默听着,只在不明白的事上才会插句话问问,他也算是搞铁路的专家了,所以在听了一多半时就意识到了这件事是可行的,眼中渐渐露出了兴奋的光芒。
“菊人兄,这是大好事啊,若真如你所说能与南满铁路平行着修条新路出来,必然能削弱倭国对咱东北的进一步控制啊,只是”
徐世昌不等他说完就接过了话头。
“只是不知能否顶得住倭国方面的压力?”
锡良点点头,这确实是他最担心的。
“这件事关键就在奉天几路巡防营上,你之前提到的这个杜玉霖、张作霖谁的,他们靠谱么?”
徐世昌一笑,指了指载洵那头。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看今天他们能做到什么地步了。”
锡良暗道好一只水晶狐狸,原来这凑貂皮袍子也是他考验下属的手段啊。
说着话呢,负责统计的文员再次来到二人面前。
“二位大人,目前的袍子数量为一千一百三十六件。”
“巡防营的杜玉霖、张作霖这几个人捐了多少?”
文员翻看了一下名册后摇摇头,“没有这几人的名字。”
锡良眼中不免有些失落,看来徐世昌也有失算的时候,对这些土匪出身的人有些过于高看了吧。
徐世昌却并未表现出任何异样,只吩咐文员继续去门外等着,有什么消息赶紧来报。
他出去还不到十分钟,就兴高采烈的折返回来了。
“大人,巡防营的张统领、冯统领回来了,他们带回来了五百件貂皮袍。”
“哦?好啊。”
徐世昌双手一拍,一脸“我说啥来着”的表情看向锡良。
锡良只是一摊双手,语气里还带了点戏谑。
“可还差了小一半呦。”
就在这时,外面又跑进来了一名卫兵。
“报告,巡防营杜统领求见。”
“请。”
不一会,杜玉霖大步走进屋来。
徐世昌也不废话,上来就问。
“玉霖啊,你整了多少件啊?”
“回禀总督,一千六百七十件。”
锡良都有些怀疑是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你说多多少?”
“一千六百七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