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娘娘的第四道诏书,又一次引起举国哗然。
太后娘娘在全国寻找那些持家有方的女眷,选中的女眷可以领女官的职位,不仅每年有俸禄,家中的子弟还可以获得一个参与今年恩科乡试的名额。
女官的职位兴许没有那么吸引人,就是女眷们心里想报考这查税的女官,轻易也是不敢开口的。
但是这恩科的名额,却是实实在在的让所有人心动。
都不用她们自己开口,家里的男人也要来劝自己的妻子或者母亲去考一考这女官。
多少人考了几十年,甚至父子齐上阵,都没能过童生试。这回只要自己的妻子、母亲考上,家里便能多一个乡试的名额,谁能不心动?
有的家族,甚至连七十岁的老祖宗都出来考女官了。
香君也觉得自己很是幸运,实在是要多谢之前礼部的尚书要跟自己闹,闹得她把礼部的人换了一遍,如今礼部都是她的人,这选女官、增加科举乡试人数的事情,都很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这一个月轰轰烈烈的考核结束后,全国一共选拔出来了一千名女官。
这些女官分别被授予了从九品到七品的官员品级,等到此次新政推行结束,税务收缴完毕之后,再根据她们的贡献重新评定。
此举,便是后来大齐女官制度的基础了。
但仅仅只是女人们去,那也是不够的。
香君曾经给先帝行过吞蝗礼,她那时候可是先帝的宠妃,还有皇子,不一样被那群老东西瞧不起么?
若只把这些女官派下去,这事儿也办不明白,还要白白让她的女官受气、受欺负。
香君也不用那些老学究们尊敬她的女官,她让他们怕的女官便是了。
于是,香君便派出了她的四把利刃。
江南派去顾亭雪,西南川贵派去袁好女,北地是大将军王,香君还把蓟辽、三边都塞给了他,忙去吧大将军王!
剩下的还有湖广、两广,全都交给卫知也,他在先帝旁边“郁郁不得志”了那么多年,也该他出去发挥发挥他的才干了。
四人都是钦差,可以便宜行事,可以先斩后奏。
甚至走之前,香君还叮嘱了,就是砍了总督的脑袋,她也给他们兜着,大胆的去办,把粮食和银子都给哀家弄回来。
香君只要结果,不管过程。
(九)
仲夏之时,全国各处选拔的女官们,便陆陆续续抵达了京城。
香君看着这些名单,倒是有些意外,最多的竟然是商户女,而且京城出身的女官竟然是最少的,大概京城的家族更要面子,也不稀罕那乡试的名额吧。
这些女官们的年岁,从二十岁到五十岁不等。
有的家里是做丝绸贸易的,有的是开票号的,有的是耕读世家,有的是茶商,有的是卖马的,还有染料行业的、典当行的,等等等等,应有尽有。
香君就干脆把她们留在京城,培养了一个月,反正天热也不好赶路。
大家不仅要学习如何收税,还得彼此学习,了解不同行业的规矩,这样她们下去收税的时候,才不容易被糊弄。
终于到了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
这一日,天气极好,微风不燥,阳光明媚。
三位钦差,各自带着精兵强将和一千女官们,聚集在德胜门,准备离京。
太后娘娘和新帝亲自来送。
之所以走德胜门,是希望女官们能打好这新朝开启后的第一场仗。
这是大齐有史以来的第一批女官,新政的成败就系于她们一身了,香君知道,到了地方,她们要遇到数不清的麻烦,甚至连香君都料想不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