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大将军王背后,有一个极为厉害的军师指点。
要么,这袁好女背后,另有其人。
……
袁好女的话,口口相传,如今已经成了京城里人人都在议论的话题。
就连陆令仪也来问香君怎么看待这件事。
香君见陆令仪纠结的样子,便先问了她是什么看法。
陆令仪先是感慨了一番,袁好女这样的奇女子,不为朝廷所用实在是可惜了。
紧接着,她还是觉得有些不忍。
“不忍什么?”
“袁好女说得那番话的确是振聋发聩,但杀了那么多人,又都是簪缨之家的读书人,是否太过暴虐无德。世家大族有坏人,但总是好人更多。只怕她错杀了许多人。”
香君反问:“那令仪觉得,如何才算不是错杀?是接济过穷人的就是好人,还是修建了佛堂的就是好人?或者对妻儿好的是好人?还是不养妖童美妾的便算好人?”
陆令仪沉默了。
“我只是想,若是要接济百姓,可以让那些大家族捐出家产和田地,这样,便不用死那么多无辜之人了?”
香君冷笑。
“捐出家产又如何?只要他们还站在原来的位置上,还能裹挟地方,裹挟百姓,不需要几年,地方的权力就还是会回到这些人手里。等到他们再次重新得势,就会立刻给袁好女这样的人,扣上一个流传千古的恶名,让她永世不得翻身。有的事情,若是不能做的彻底,倒不如彻底不做。”
陆令仪叹息一声:“娘娘说得没错,是奴婢想得不够明白。”
“你不是想不明白,只是,你是个良善之人,学的是诗书礼教,所以会同情他们。其实,本宫也知道,那些簪缨世家里的,只怕大多数人都算不上十恶不赦,他们只是命好,生在了富贵之家。平时,他们也会孝顺长辈,善待妻儿,帮助穷苦之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过点好日子,怎么就害了百姓了?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噬了谁的骨,吸了谁的血。甚至,他们死的时候,也一定满心怨愤,也一定觉得冤枉……”
“娘娘还是觉得不该杀那么多人么?”
香君叹息一声。
“没什么该不该的,陕西的灾民不该死也死了,江南的流民不该卖儿卖女也卖了。咱们是什么人,就为了什么而活。百姓为了自己拿一亩三分地;士绅大家为了家族传承;谁都是为了自己,谈不上对错。”
香君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眼神平静却深邃。
香君虽然在和陆令仪说话,却更像是,在对那个冥冥之中的存在说话。
“其实本宫也一样,本宫做这一切,不是因为这些都是对的,也不是因为本宫有多高尚。而是因为我必须这样做。所以,既然做了这个决定,本宫也愿意承受这因果,背负一切业障,接受所有的惩罚。”
听到此处,陆令仪惊诧地看向香君。
“娘娘,难道……”
香君打断了陆令仪,只是平静地看着她。
“这宫里马上就要乱了,如今,别的事情,你都不用管,管好本宫的孩子吧。”
……
正如香君所说,不仅仅是宫里要乱,京城怕是马上也要乱了。
因为袁好女的军队,离开了江南,往京城来了。
走之前,袁好女放了话。
她说,如今天下灾荒不断,民不聊生,都是因为皇帝昏庸无德。陕西的地龙翻了,也是因为皇帝奢靡无度,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只要皇帝肯主动退位,让给贤能之人,比如说,大将军王那样的大齐功臣、有德之人。她就愿意带着军队归顺朝廷。
若是皇帝不肯,那她就只有打到京城,逼他退位让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