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大乾的计量单位换算,一石约等于一百五十斤。那左边的就大概在八百斤左右,右边的是五百上下。
顾嘉月将数据递给郑清和,“在你没来之前我们收的那块地产量在二石往上一点。”
“这三块地是我精心挑选的试验田,不管是大小、还是水田的肥沃程度都是不相上下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号田和二号田栽种的是普通秧苗,但一号田没有放养鱼苗。二号田和三号田都放养了鱼苗,但三号田是高产稻种。”
其实按着现代的产量计算,三号田杂交水稻的收获还是没有达标的。
在现代,一般的水田种植杂交水稻,亩产都在两千斤以上。可如今这才收了八百斤。连一半都不到。这可是肉眼可见的差距。
一亩差一千多,那十亩呢?一百亩呢?都是有数算的。
看来还是得继续研究如何提高这水稻的产量。
可在郑清和眼里,这三号水田里中的那是什么高产水稻?那是神仙水稻啊!
这可比二号田整整多出了一石半的水稻呢。
“嘉月,这水稻种子你从何而来?”他太激动了,激动到忘了君子礼仪,直接叫了顾嘉月的名字。
顾嘉月却也不在意,名字本来就是给人叫的嘛,只要他收起那种心思,她还是愿意好好交流的。“以一位姓袁的老先生培育出来的。他的一生都在研究如何让他的孩子们吃饱。”
不管过了多久,只要想起这位老人,顾嘉月的内心还是有一股不可言说的悲哀。
她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她这种人都有穿越的气运,那以老先生的功德,应该直接成神吧?
总之,希望先生一切安好。
郑清和一愣,随即从顾嘉月的语气中好似明白了什么。“这位老先生当受万民敬仰。”
顾嘉月点头,并未再纠缠这个话题。“我有一好友无意中得到老先生留下的种子,就在自家的水田里实验了几年。正巧今年桃花村遭了冰雹,我就买了她的秧苗来种,没想到效果这样好。”
“你不是想做功绩吗?若是这种水稻能种满整个安南县,整个矩州。甚至整个大乾。让大乾的老百姓都能吃饱饭,都能粮满仓”
顾嘉月描绘的未来太过于美好,郑清和忍不住随着她的描述去思考。
若是如此,大乾将不会有人饿死,就算遇上天灾人祸老百姓也用流离失所,卖儿卖女。
“嘉月,你能否将这些高产水稻的种子都卖给我?”
顾嘉月笑了笑。“你不要急,这高产水稻其实也没有多少,整个桃花村就我家和村长家种得多,但加起来也不够整个安南县栽种的。”
听了这话,郑清和瞬间就像被浇了一盆冰水一样。
是他太想当然了。
“不过我可以给我好友写封信,看看她家有多少种子。”
峰回路转,郑清和连忙说道。“有多少要多少,钱不是问题。”
听了这话,顾嘉月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真诚了一些。“好,我晚上就写信问问。”
她现在有将近四千多的教育值,应该可以满足郑清和的需求。
二人又就秧苗的养殖和稻田养鱼谈了许多,最后顾嘉月实在是说累了,直接将当初她在系统哪里买的那本书拿给他,让他自己回去研读。
当然,这是顾嘉月的手抄本,原书可是简体字,拿出来郑清和也看不懂。
这书拿到手后顾嘉月就用大乾的文字抄写了一遍,然后又让康子印刷了几本放在藏书楼里。
所以给郑清和一本完全没有问题。
郑清和如获至宝,抱着这书就如痴如醉的看了起来。
要不是跟来的衙役提醒,他甚至都忘了要赶回县城的事。
咱就说,不愧是状元呢。这学习态度不要太好。
刚刚真应该让顾宇河来看看,这才叫好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