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到了十月,桃花村的水稻已经可以收割了。
收割水稻之前得提前将稻田里的水排放赶紧。
所以几天前桃花村的村民就开始给稻田排水。
可稻田里养了雨,排水的时候大家还要注意别让那些鱼跑了。
当时投放鱼苗时村民们大多投放了草鱼、鲫鱼、鲤鱼这三种常见的鱼苗。
不过也有人家特立独行,投放了泥鳅在里面。
天刚微微亮。整个桃花村就像一幅山水画突然活过来一样。
顾宇河将顾嘉月的房间门拍得啪啪作响。“姐,你快些起来。要是晚了可就没有鱼可以抓了。”
顾嘉月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她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需要上课的时候顾宇河就像一个大懒虫一样,叫也叫不醒。
今日不需要读书了,天还未亮他就起床了。
顾嘉月已经用最快的速度梳洗了,顾宇河却等得心急火燎的。
最后一跺脚,丢下一句“女人真麻烦”后,自己就跑了。
顾嘉月停下梳头的手。看着已经跑远了的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小子。。
等顾嘉月到田里的时候,田里的水已经排得差不多了。然后就看到那肥美的鱼儿在稀泥里跳跃。
村里的小孩就拿着鱼篓,在田里弯着腰,将那些跳跃的鱼捉进鱼篓里。
而大人就站在田埂上,拿着一根棍子,前面绑着一个小撮箕。也在捞鱼。
因为水稻已经成熟到收割的时候,大人十分高大,要是进了田地里,会碰掉那些已经成熟的水稻的。
虽然不多,但村民们也心疼。
所以啊,这抓鱼的主力军还是村里几岁的小孩。
顾宇河将一尾肥胖的鲫鱼抱在怀里,对着田埂大喊。“大伯,大伯,快要,我要坚持不住了。”
大伯见状,连忙将手中的棍子递过去。
顾宇河眼疾手快的将那鲫鱼丢进前面的撮箕里。
不一会儿,顾家的田埂上已经抓了上百条鱼了。
那些鱼可能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水桶里不断的翻滚着。
大伯娘提着水桶,脸上的笑容十分的显眼。“哎呀,没想到一块田里就能捉到这么多鱼,这要是送到县里去卖的话得卖多少钱啊?”
安南县只有一条河,整个县城所有的鱼都来自这条河里。但因为多年的捕捞,这几年河里的鱼越来越少,这也造成了安南县的鱼虾之类的东西价格还挺贵的。
桃花村这鱼一看就十分的肥美,若是拿到县城,应该也能卖上价格。
若是能送到矩州府,说不定价格更高。
在地里干活的人听到大伯娘的话,都抬起头来附和。“大嫂,你家什么时候去城里卖鱼?到时候一起呗?”
大伯娘没有立马答应。“我可不知道,这得问了我娘,让她老人家决定。”
那说话的婶子也不生气,“也是,你家人口多,说不定婶子要留着吃呢。”
大伯娘看了一眼水桶里的鱼。这么多他家天天吃也吃不完吧?“也不一定,我娘应该会卖一些的。到时候若是去卖,我通知你啊。”
“好。”二人商量好后,大伯娘又提着水桶往前走。
将水桶提到大路上,大伯娘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笑呵呵的对着顾嘉月说道。“嘉月,这亩地的鱼都在这里了。”
顾嘉月立马断了一碗水给大伯娘。“辛苦大伯娘了。”
大伯娘喝了水,摆了摆手。“这有什么辛苦的?不过嘉月啊,这鱼是要现在就卖吗?”
顾嘉月摆弄着称的手停顿了下来。然后明白了大伯娘为什么会这样问。
“不是的伯娘。我这是要做数据,看看这一亩地能产多少斤鱼。然后对比一下鱼的多少对水稻的产量是否会有影响。”
大伯娘眯着眼,表示听不懂。这鱼好好的在田里游着,怎么可能会影响到水稻?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是觉得今年的水稻要比往年好上许多。
不过如今她已经学乖了,不懂就问,问了还不懂就闭嘴吧。反正嘉月聪明,听她的就行了。
大伯娘弯腰帮着顾嘉月将那些鱼捡到一旁一个大一些的竹篾里。两人又将这些鱼抬上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