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敌病,要敌命,看到敌人被打瘸了,就继续盯着那条瘸腿猛踹!
而赵子称自己,也跟着刘光世一起发起了冲锋,还让自己的大旗跟着一起冲。
两军将士都看到赵子称的帅旗动了,官军一方大呼酣战,声震如雷。
叛军一方则心惊胆裂,尤其是离开中线战场比较远的两翼叛军,压根不能理解中路究竟发生了什么。
刘光世长枪飞舞,体力充沛,杀敌速度竟也不逊于已经渐渐力竭的韩世忠。
赵子称也不甘示弱,一条点钢枪枪出如龙。一边冲杀之际,他眼神比较尖,也看到了斜前方不远不近的地方,有方腊的黄色伞盖在随风摆荡。
赵子称灵机一动,厉声大喝:“穿黄袍的是方腊!诸将随我擒方腊!”
几声大喊之后,身边将士纷纷跟着喊起来。
“穿黄袍的是方腊!擒方腊!”
叛军将士纷纷觉得摸不着头脑,很多人下意识就扭头去看后面,想知道圣公的旗阵是不是真被官军冲了。
而方腊更是又惊又怒,明明赵子称还没威胁到自己,他怎么就有脸这么喊呢?
他气急败坏对左右大喊:“不要慌!中军根本没事!赵子称还没冲过来呢!”
但方腊一个人的叫喊,又能传播多远?方腊的中军将士,总不能人人都跟着齐声呐喊“圣公没事”,那样反而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而远处的两军将士,只能看到赵子称的中军大旗正在不断往前,而方腊的旗阵却待在原地没动。
众所周知,当赵子称发起冲锋时,他本人的旗阵并不用出现在最前线,可能在他身前数百丈的阵地,都已经被官军撕开了。所以当赵子称的大旗都那么突前了,官军究竟取得了多大进展,这是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的。
普通士兵根本看不到战场全局信息,尤其离得远的,他们只能凭经验和看旗帜位置大致猜一个结果。
赵子称明显感受到自己喊话后,敌军愈发混乱,心中不由大喜,他便继续造谣大喊:“方腊狗贼休走!放弃旗阵单骑逃亡算什么本事!你个没卵子的懦夫!”
其余一起跟随突袭的宋军骑兵,很快将赵子称的喊话传播开来,远处的方腊军士兵不明真相,也愈发混乱起来。
韩世忠、刘光世都觉得面前的压力似乎变轻了一些,一时大为振奋,似乎之前力战消耗的气力又都回来了。
此消彼长之下,方腊的中军竟被韩世忠硬生生杀穿,韩世忠也不知自己砍杀了多久,只是顿觉眼前压力一轻,视野也豁然开朗。
他竟硬生生冲到了敌军阵后,左右再无敌兵。
韩世忠大喜,连忙回头回望,寻找方腊本人的旗阵所在,然后就要带着弟兄们去抄方腊后路。
“弟兄们随我抄了方腊狗贼的后路!杀!”
韩世忠虎吼一声,不顾身上铁甲扎着七八根寻常软弓射出的箭矢,整个人状如修罗厉鬼,一拨马头就朝着敌阵后方横掠而过。
方腊军士兵原本都朝着前方或侧面防备,冷不防韩世忠竟杀穿后从背后反杀回来,顿时大乱,连排地被韩世忠及其部曲砍翻剁倒。
方腊的中军大阵方向,他几个心腹部将一看形势不好,一时也分辨不清有多少官军杀穿了军阵,连忙劝说方腊:
“圣公快走!我等自会死战断后!”
其心腹部将厉天闰大吼一声,以马鞭抽打了方腊的马臀,护着方腊突围,他自己就直挺挺朝着阵后杀来的韩世忠而去。
他前些日子在西湖上拦截韩世忠,被韩世忠以克敌弓射了一箭,饶是身着厚重铁甲,依然免不了受了些伤。好在只是筋肉伤损,并未穿过肋骨伤到脏腑,所以养了七八天也就好了。
厉天闰一直对当日西湖之战深以为耻,又觉得韩世忠定是弓箭了得,想跟他拼一拼肉搏武艺,一雪前耻。
如今他要护着圣公突围,自然也正好迎头撞上了韩世忠,新仇旧怨和使命任务堆叠在一起,厉天闰也是奋起十二分精神,要跟韩世忠分个生死。
“我虽还略微有些小伤,但那贼将杀穿了军阵至此,必然气力已竭,他的状态肯定比我更差,不趁此时杀之报仇,更待何时!”
厉天闰如是思忖,手下却是丝毫不慢,当即挺起长戟朝着韩世忠奋力捅去。
“来得好!”韩世忠也大吼一声,势头极为猛恶,招招搏命地迎击上去。
兵刃相交之际,一声令人牙酸的金铁交鸣,带着剧烈震荡的回音,让周遭将士都为之一震。
“此人已经杀穿了军阵,怎得还有如此耐力?”厉天闰立刻感受到韩世忠的劲力似乎源源不绝,耐力强到超乎想象,内心也不由骇然。
韩世忠并不是以爆发力见长的,但耐力却着实惊人,连番鏖战之后,状态的下滑居然并不明显——若非如此,原本历史上的韩世忠,也不至于在后来追击方腊时,能连战连追,咬死了不放,此人打运动战消耗战的能力,着实在两宋之交算得上顶级了。
厉天闰本来是希望对方的耐力不足能弥补自己有伤在身的劣势,如此尚能一战。
此刻发现韩世忠耐力惊人,他自觉失算之下,胆气先自怯了三分。
狭路相逢勇者胜,厉天闰仅仅因为这几个念头动摇,很快就落入下风,被韩世忠狠狠压制。高手过招本就在一念之间,一步输了再也难以翻盘。
厉天闰左支右绌硬扛了二十几招,枪法愈发散乱,最终被韩世忠奋起余勇大喝一声,一刀斩于马下。
韩世忠斩将的同时,刘光世、赵子称和林冲也杀散了厉天闰带领的方腊心腹卫队,众将一起继续高声呐喊:
“方腊跑了!别走了方腊!穿黄袍的是方腊!”
赵子称和刘光世、林冲用的都是长枪,无法斩断大纛旗杆,韩世忠用的却是大刀。
喊话之际,他灵机一动,又带队冲杀到已经被方腊放弃的大旗麾下,借着马力奋力抡圆了一刀,直接斩断旗杆。
随着方腊的黄旗被砍倒,宋军呐喊的“穿黄袍的是方腊”声也愈发嘹亮、扩散。
整个战场上的方腊军士兵终于越来越多相信圣公真的跑了,彻底军心崩盘,各自溃退。
——
ps:澄清一个小问题,一直有人觉得方腊手下的武将输了就杀了,有点可惜。
我是觉得,因为梁山上很多部将,好歹还是有历史原型的,而方腊手下大部分只在《水浒传》里出现的角色,连历史原型都没有。收下之后重新塑造,也比较割裂。因为施耐庵当初编这些角色就是用来给梁山众将当被杀资源用的。
其实梁山上那些人我也不是都要用,首先人品不好就不用,其次确实毫无历史原型,连捕风捉影都捕不到的,也尽量少出场。
所以,本书的基调是,完全没有历史原型可考的、施耐庵当年编出来的目的就是纯用于被杀的叛军将领,那我也就不收了,当耗材杀掉推动剧情给主角方将领当立功素材就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