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椅现在已经基本传遍的整个大汉,也就只有最南边的一些地方还没有传到。
杨升带着蔡邕和郭全站在了刺史府的正厅外。
所有进入太守府的士子们都能看见三人。
进来的人也都纷纷对着三人行礼。
随后才去找自己的位置。
看着这一幕熟悉的场景,杨升不由得陷入了回忆。
之前张杨来报。
文院里面不过四十多人。
但看着已经进入太守府内的人已经不下百人了。
明显是有不少人没住进文院里面,或者干脆就是本地人住在了家里。
来的人有点多啊!
还好太守府翻新扩建了一番,他也提前做了准备工作。
不然人多了坐不下,自己这次考试岂不是贻笑大方?
而且他发现时间也不对。
难怪科举有称作春闱和秋闱,没有冬闱了。
现在寒冬腊月的,这手冻得直哆嗦,别说写字了。
不过还好,地暖自己的太守府也铺了。
从大清早的就开始了供暖。
在里面关上门窗也有个二十度。
完全不影响写字。
没多久。
士子们就纷纷落座完毕。
杨升三人见外面已经没人在进来了,也走进了正厅里面。
呼!
三个厅堂摆了一百五十张桌子,只差四个位置就坐满了。
不得不佩服自己有先见之明啊!
看着下面整整齐齐,正襟危坐的士子们。
这些人将来都是他麾下的人才啊!
杨升深吸了口气,说道:“开始吧!”
随后十几个小吏捧着一卷卷绢布走了进来。
随后小吏挨个把他们捧着绢布放在了士子们面前的桌子上。
很快所有士子面前都有了一卷绢布。
杨升再次开口道:“诸位!你们面前的就是此次考试的题目。
此次一共考校五个题目,最少要答两个以上的题目。
由我,伯喈先生、伯纯公三人负责监督!
答案就写在空白的绢布上,至于作答多少字,你们自己斟酌!
答题时间为两个时辰,期间不可以交头接耳,有问题的可以举手!
记得在绢布的左侧写上自己的籍贯、姓名和字,以备校对!
我丑话说在前面,一旦发现谁作弊或者抄袭,立即驱逐出去!
现在考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