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说,还真有可能,完成三大力的一统,对物理学界也是意义非凡啊】
【但理论是杨老提出来的,要给也是给杨老吧】
【杨老都拿过诺贝尔了,不可能再给吧】
【怎么就不可能了,又不是没人拿过两次诺贝尔】
这一次,终于不再有任何质疑声,大家在网上疯狂的开起了香槟,甚至都打起了诺贝尔的主意。
蓉城大学,数学学院,307教研室,
“真的,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人跟人的差距,比人跟狗都大!”
方文盯着屏幕发呆了好半晌,忽然开口说道。
“咋了这是,又受什么刺激了?”
王建伟蔑视了方文一眼,那家伙自从发了论文之后,真的知行合一,开始躺平等着毕业,真是让人嫉妒得有丝分裂质壁分离啊,他已经读了五年博士,眼看着明年就是4+2的最后一年,但他到现在还没达到博士毕业的条件呢。
“我劝你还是别知道得好,不然我怕你承受不住。”
方文摇头不语。
但人往往就是这样,你越不让我看,我越是要看。
王建伟起身,直接来到方文身后。
“特等自然科学奖?”
“完成杨米尔斯方程的证明?”
“我艹!”
王建伟现在忽然有些后悔,他要是没看那该多好。
方文回头,对王建伟摊了摊手,耸了耸肩,仿佛在说,你看,都让你别看了。
“不是,哥们?”
王建伟心态崩了。
好巧不巧的是,去年陈辉完成对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证明后,他见有机可趁,抓紧突击了一波规范拓扑编织术,准备把它用到质量间隙的证明上。
并且事实证明规范拓扑编织术的确很好用,他已经做出了一些成果,虽然不是什么突破性成果,但他估计,水一篇一区sci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现在,陈辉都完成对质量间隙的严格数学证明了,他这个成果还有个屁用。
他半年多的时间,相当于是白白浪费了。
“师兄,节哀!”
此时实验室中其他师兄弟们也都围了过来,一位师弟拍了拍王建伟肩膀。
“建伟,来趟我办公室。”
刘洪涛站在教研室门口,留给王建伟的时间不多了,他再不出手,王建伟毕业可能真有点难了。
他心态也有点崩,原本,陈辉都快要成为他师弟的,没想到现在成了自己学生毕业路上的拦路虎。
当真是造化弄人啊。
“去年这个时候,他是不是才刚拿到省赛第一名?”
王建伟离开后,有师弟看着方文屏幕上的新闻,喃喃自语了一句。
“他才十七岁啊,所以高斯是真的存在的!”
这时,忽然一位研究生冲向教研室一角,那里堆放着大家平时用完的草稿纸之类的杂物。
然而,见到他这个动作,其他人瞬间反应过来,纷纷冲了过去,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因为,那里还放着去年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省赛的试卷,当时,就是他们批改的陈辉的试卷。
方文并没有参与这场争夺,而是老神在在的坐在位置上,嘴角都快翘到了后脑勺。
这些家伙,等到新闻出来了才反应过来,太慢了!
他早在去年陈辉拿到欧洲数学学会大奖的时候,就找到试卷,收藏了起来。
教职工宿舍,冉鹏摘下老花镜放在桌上,坐在位置上沉思许久,最终长叹一声。
或许他没当成陈辉老师,反而是一件对的事,否则,他也没能力带出这种弟子来。
虽然这样想着,但心中还是难免遗憾。
招生办,
常泽斌叹息一声,关掉屏幕。
他依旧只是招生办主任,没升也没降,能够当上招生办主任,他身后自然也是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