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本身就浩瀚如海,涉及物理和数学的多个领域,足够一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花费一生的功夫去钻研。
丢番图方程同样是个深坑,涉及到数论、几何、代数,数学领域最前沿的几个方向!
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袁新毅苦笑,点开了附件,
“咦?”
“有点意思!”
刚看完摘要,袁新毅就认真起来。
揉了揉眉心,拿出纸笔,开始演算起来。
实验室中团队成员已经全部离开,只留下袁新毅运笔在纸上留下的沙沙声。
一个小时后,
袁新毅停笔,论文也已经翻到最后一页。
“好家伙!”
“这小子还真是个天才!”
从凝聚态物理转到丢番图方程,仅仅半个月时间,竟然就能做出这种级别的成果!
这已经不能用天赋来形容了,这根本就是老天爷喂饭吃。
袁新毅虽然不是研究这个方向的,但他对数学前沿还是很敏锐的,自然能够意识到这篇论文的价值。
虽然这篇论文的验证他只用了一个小时,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价值并不比陈辉那篇分数陈类微分几何实现的论文价值低,两者只是方向不同而已。
这也是数论的魅力,某些数论问题,一旦你想明白了其中关键诀窍,论证起来往往非常简单,同时他的题目也非常简单,简单到普通人也能看得懂。
这也是为什么数学民科多集中在数论的原因,否则,你要是给他们看朗兰兹纲领,他们可能连题目都看不懂,就更不用说什么证明了。
一念及此,他也不知道该高兴好,还是该发愁。
有时候学生的天赋太高,似乎也不是件好事。
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到最后很可能一事无成,做数学研究,不应该是这样的。
原本他见陈辉对凝聚态物理感兴趣,准备让陈辉在这个方向继续研究下去,没想到陈辉好好的课题不做,跑去研究丢番图方程了。
不过这似乎也并不完全是坏事。
凝聚态物理的确是个很有前途的方向,但它毕竟更偏向应用,以陈辉的天赋,这对他未必是件好事。
偏应用,就注定要跟资本打交道,他相信,以陈辉的天赋,后续免不了会跟郭嘉扯上关系,这样一来,必定会分散他的注意力,让原本或许能够做出更大成果的数学家,变成了一位工程师,或许真算得上天才陨落了。
而丢番图方程,无论是数论还是几何和代数,这几个方向同样是大有可为的,并且是纯数学,相对来说不会有那么多乱七糟八的事情,以陈辉的天赋,是注定能出成果,给自己提供丰衣足食的生活完全不成问题。
甚至,他敢肯定,陈辉能够拿到华夏的第二个菲尔兹数学奖!
这样的人物,根本用不着去做应用数学。
或许是时候找他谈谈了!
袁新毅心中想着。
却并没有立即叫来陈辉,而是进入打开网页,开始高强度搜索起来。
一个多小时后,袁新毅给陈辉回复了邮件后,才走出实验室,趁着夜色往珞珈山庄方向走去。
咚咚咚……
当陈辉打开门,看到门外的袁新毅时,是有些惊讶的。
“怎么样,那些问题有头绪了吗?”
袁新毅笑着问道。
“还没。”
陈辉倒也没有气馁,即便数学等级提升到3级,创造力也提升到1级,那日在研讨会上遇到的问题也依旧没有眉目,但他并不担心,只要继续提升熟练度,解决这些问题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四大也不是那么好发的,我当年也曾经被一些问题困住好几年,可一旦越过他们,人生便是不同的风景,只是需要你有耐心去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袁新毅先是勉励了陈辉一番,这才继续说道,“你关于三次丢番图解法的论文我看了,写得很不错,可以试试投《journal fur die reine und angewandte mathematik》试试。”
“这是个不错的尝试!”
“数学就是个圈,几何问题可以转化成代数问题,代数问题可以转化成数论问题,数论问题也可以转化成几何问题,如果有些问题暂时没有头绪,不妨先放下,看看别的东西,换换脑子,或许会有奇效。”
“我邮件给你回复了一张论文书单,你有空的时候可以了解一下。”
他相信,以陈辉的天赋,应该很快就会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他会发现属于数学的魅力,并沉迷其中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