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者代善搬出两红旗其中一部,但那样戚家军就会诈败。
满清八旗是龙骑兵,上马赶路,下马作战。
为了防止戚家军逃跑,肯定不会回身上马的。
所以朱由检才这么自信。
要是代善龟缩不出,那也没有影响。
戚家军和他带来的神机营大炮可不少,慢慢轰呗。
反正京师火器作坊开了,产量虽低,但也足够他用了。
以不容拒绝的口吻,让王家彦下去和黄得功协商作战事宜。
朱由检也正准备起身去看看玄甲骑的状态时。
黄得功却和王家彦匆匆折返。
前者手中举着一封盖着火漆的竹筒,神情格外激动,哪怕头盔都跑掉了也不在乎。
“陛下!陛下!快……快!勤王……王师!”
朱由检动作一滞,看着二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一边伸手接过竹筒,一边皱眉询问道,“出了何事如此惊慌?勤王师不都被堵到黄河沿线了吗?”
“不,是……是海上的……”黄得功大气不接下气的说道,看他满头的汗渍就知道,肯定是跑着来的。
王家彦倒还好一些,补充道,“不是南方的勤王师,是海上的,福建总兵来援!”
朱由检一时没反应过来,福建离这里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五千里。
怎么可能会有福建援军抵达。
而且他印象里也没有福建出兵的线索。
也就没当回事,拆着竹筒漫不经心的问道,“哦?来了多少人,这福建总兵还挺忠心的吗,他叫什么,王爱卿你拟个章子,给他点赏吧。”
“禀陛下,福建总兵名曰郑芝龙,来了约……”王家彦话没说完,就被朱由检的惊呼打断。
“谁!?!郑芝龙!?!福建水师的那个郑芝龙?!?!”
这反应倒是让王家彦有些发懵,一个海贼头子而已,陛下如此惊讶干嘛?
“额……禀陛下,郑芝龙确实是崇祯十三年领的福建水师总兵官。”
朱由检闻言,深深喘了几口粗气。
他怎么都没没想到,第一个到的勤王师,竟然是郑芝龙这老小子!
这货不是海贼王吗?
虽然手握大军,听调不听宣,后来还投降了清朝。
要不是有个好儿子,他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名气。
朱由检都做好将北边收拾干净,再转头整他的打算了。
然而现在他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朱由检能不惊讶吗。
下意识的吐出一句,“他怎么会来呢?”
王家彦和黄得功大为不解,“陛下,有援军不好吗?难道陛下有其他旨意给郑总兵?”
“没有其他……哦……朕想起来了。”朱由检忽然想到,范景文离京前,他曾随口提过几句。
说可以尝试拉拢一下郑芝龙,什么开海权啊,什么插旗权啊之类的。
可他的本意是想让郑芝龙先不要那么着急站队啊!
范景文这动作实在太快了吧!
压制住心中激动,赶忙揭开火漆。
要是郑芝龙真带海军来了,那他的计策就可以更大胆一些。
说不定还能直捣黄龙呢!
倒出其中信件,一旁黄得功也缓了过来,“启禀陛下,午时前有数匹快马自东而来,言明福建水师已至胶州。”
“领军之人乃郑芝龙之子郑成功,携大船数百,战将八万,日前已与南京行在兵部尚书史可法汇合,留下三百小舟巡游黄河后,便再次北上,等待陛下旨意。”
听到是郑成功带军,朱由检更激动了。
怪不得前些日子系统中突然多了个海军的页面,感情是郑成功这一支啊。
而且系统中有页面,就代表这支部队自己能够掌管。
真不知道范景文到底给郑芝龙许下了什么大饼,竟然能把自己儿子和一整支船队送给自己。
将信件展开,朱由检仔细看去。
竹筒内一共有两封,分别是郑成功和史可法的亲笔信。
后者表示有了郑成功留下的一万精锐和三百小舟,多铎便离不开山东,让他放心。
而郑成功那封信则就考究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