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被直接拒绝,那支书早就该带着人回村了,可到这个点都没回来,那就可能是带了粮食,所以路上比较慢。
便在此时,有村民跑了过来。
“支书他们回来了!”
村民们听到这话,瞬间都精神了。
有人急切的问:“带粮食回来了没有?”
跑过来的村民摇了摇头:“没带,支书他们三个空着手,不过……”
“没带?那完蛋了。”村民们都非常失望,情绪低落的不行。
看来他们王家村是撑不过这场饥荒了。
有的村民都开始想,过几天去投奔哪个亲戚好一点,心中把比较富裕的亲戚都给想了一遍。
“都安静点,听他把话说完。”大队长高声说道。
那跑回来的村民继续说道:“支书他们看着都挺高兴,应该是有好事。”
听到这话,绝望的村民们又有了希望。
也可能是李家庄愿意借的粮食太多,支书他们没法带回来。
大多数村民都是这样想的。
也算是变相的安慰自己。
在绝境之中,人总是会给自己这种心理暗示。
王家村的大队长听到这话,也是舒了口气。
不多说,王支书便带着王宽两人回来了。
村民们立马凑了上去。
“支书,情况咋样?李家庄愿意借给咱们多少粮食?”
“对啊,之后可得好好谢谢李家庄。”
“该说不说,李家庄是真情意!”
……
村民们个个都夸赞起李家庄来。
王支书愣住了。
王宽赶紧说道:“李家庄没说借给咱们粮食啊,你们这是干啥?”
他们可从没说过李家庄答应借粮。
没说借粮食?
村民们大眼瞪小眼,随后生气的看向报信的村民。
有了希望再重新跌回绝境,这是最令人痛苦的事。
“没说借粮食么?那支书你们咋这么高兴?”报信的村民也疑惑起来。
王支书说道:“李家庄是没同意借粮食,不过人家可是给了咱们王家村活下去的法子。”
大队长赶紧问道:“啥法子?”
“公社要求修水道的名额,李家庄全给咱们了,一共十五个,都由咱们村的村民去。”
听到这话,村民们脸上渐渐缓和。
再加上他们村的名额,总共可以解决三十人的伙食问题。
“还真是好事。”大队长王民生说道。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因在战场上负了伤,这才退伍回家,担任起了王家村的大队长一职。
“此外,李家庄还要搞个大事,因为劳力不够,所以让咱们村去四十个人帮忙,跟公社一样管饭。”王支书说道。
听到这话,村民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这样一下便解决了七十人的伙食。
就算还没彻底解决问题,可也为他们村减轻了不少负担。
“这七十个名额,每户先出一个。”王支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