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水库的规模并不算大,这个目标完成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咱们两天之后,便开始动工。”老支书大手一挥。
村民们都没有意见,听村里指挥。
到时候村里便有了稳定的电使用,就算多干点活,他们也非常可以,有的人都摩拳擦掌了。
内容全部说完,村民大会便结束了,毫不拖泥带水。
与此同时,与李家庄的欣欣向荣不同,王家村内的氛围相当凝重。
今年的收成不行,交完公粮之后,村里便没剩下多少粮食了。
往年出现这种情况,村民们都会自己出去寻一条活路。
能投靠亲戚的便去投靠亲戚,实在不行便去逃荒。
在历史长河中,逃荒这种事情是非常常见的。
即便繁华如中原,也仍然少不了逃荒。
“支书,咱们怎么搞,村里没多少粮食了。”王家村的大队长王振山说。
此时粮食的亩产提不上来,顶多也就是三百多斤,能过四百斤,就算特别大的丰收了。
稻子的亩产量会更高一些,因此可以种稻子的,肯定都愿意种稻子,不过这时候的农民没得选,要种什么都得听上面的安排。
“动员一下村民们,出去借粮食吧,眼下每个村都是刚收完麦子,估计不太难借。”一旁有人说。
现在去借,借到的可能性还会大一些。
若是等别人吃一段时间了,那基本是借不到的。
王支书叹了口气:“怕是也不容易,不少村的收成不比咱们好到哪里去,村里也留不下多少粮食,不过就算这样,咱们也还是得去借一下的。”
“咱们分头行动吧。”
他觉得要广撒网。
只要能让村民们不被饿死,那所谓的尊严根本不算什么。
王支书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李家庄,即便两个村子距离并不算近,可他觉得必须要去一趟。
之后,他们便安排村民们分散到各个村去,借到多少是多少。王支书自己直接去李家庄,盼望能有好结果。
直到太阳快落山,王支书跟两个村民才到了李家庄。
“干什么的?”
三人被拦在了村口,李家庄每天都有人在此处值守,把生面孔都给挡在村外。
晚上也不例外,同样有村民巡逻。
怎么说他们村现在的产业都多了不少。
“你好同志,我们都是王家村的,我是王家村支书,和你们李支书关系不错,能麻烦让我们进去吗?”
王支书不敢直接闯,这年月各个村手里都有武器,一个搞不好爆发了冲突,那是有可能会弄出人命的。
所以王支书赶紧解释了一下,尽可能不引起误会。
“行,我进去通报,稍等一下。”
立马便有一名李家庄的村民找老支书去了。
此时,老支书正跟李复兴说事,他听到村民的通报后,微微一愣,随即便猜出了对方来拜访的主题,在交公粮的时候,他就看出了王家村的境况很差。
老支书有些为难。